几日后,金色的阳光洒落在皇宫的青石路上,李世民结束了早朝,心中满是对罗月的牵挂,迫不及待地朝着罗月所在的凤梧宫匆匆赶去。
罗月正在宫中专心作画,忽见李世民大步流星地走进来,她的眼睛瞬间亮如星辰,随手放下手中的画笔,像个活泼的孩子般,轻快地跑到李世民身边,亲昵地拉住他的袖子。她歪着头,灵动的眼睛里闪烁着笑意,笑嘻嘻地说道:“陛下,您可真厉害,这算受孕时期的法子到底是谁能想出来的呀?”说完,还俏皮地吐了吐舌头,那可爱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李世民无奈地轻轻摸了摸她的头,眼中满是宠溺,却又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月儿,朕根本不想这样大费周章啊……朝堂上那些大臣们步步紧逼,整日在朕耳边念叨子嗣之事,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才不得不如此。如今宫里一下子进了这么多人,各种琐事纷至沓来,朕实在是头疼不已啊!”
罗月嘴角依旧挂着甜甜的笑容,娇嗔地说道:“臣妾只是觉得这法子新奇得很呢。真没想到宫中太医竟有这般神奇的本事,着实令人惊叹呐!”
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朕只盼能早些有子嗣,堵住那些大臣们的嘴,让他们别再整日在朕耳边聒噪不休,朕便能多陪陪你。”
罗月挽着李世民的胳膊,两人缓缓往里走去。罗月神色温柔,柔声道:“陛下,子嗣对于大唐来说固然重要,可您这般对待新进宫的妃嫔们,她们也着实可怜。她们离开自己的家,来到这深宫里,本就不易,陛下您看能不能……”
“朕已经答应你纳妃了,但是心只在你这,朕心里自有打算,你无需担忧。”李世民停下脚步,坚定地看着罗月,眼神中满是深情。
“好吧,臣妾不说了……”罗月轻声说道,随即仰头看着李世民,笑容灿烂地说:“陛下,您为了江山社稷,操了这么多心,辛苦了……”
李世民宠溺地点了一下罗月的鼻子,无奈地叹口气,转身走到矮榻旁坐下。
罗月调皮地笑着说:“那臣妾让人给您炖些汤吧,好好给您补补身子。”
“你不准再说了,过来陪朕待一会儿……”李世民拍了拍身边的位置说道。
罗月缩缩脑袋,笑着说:“不说就不说……”然后乖巧地走到李世民身边坐下。
另一边,杨婕妤在自己的宫殿里,正对着芳儿等一众宫女大发雷霆。她气得满脸通红,怒目圆睁,大声吼道:“凭什么那皇贵妃就能如此得宠?每次看到陛下在她那里都是和颜悦色,有说有笑的,本宫这日子还有什么盼头!”说罢,随手拿起桌上的一个茶杯,狠狠摔在地上,“哐当”一声,茶杯应声而碎。
芳儿吓得浑身颤抖,小心翼翼地说道:“娘娘,您消消气,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呀。”
杨婕妤狠狠瞪了她一眼,怒喝道:“消气?本宫如何能消气?你们这群没用的东西,就不会动动脑子想想办法吗?难道就眼睁睁看着那皇贵妃一直独霸圣宠?”
另一个宫女怯生生地站出来,低声回道:“娘娘,陛下如此看重子嗣,那皇贵妃即便再怎么受宠,可至今也没有子嗣。要是娘娘您能有了身孕,还怕不能出人头地吗?到时候,陛下必定会对娘娘另眼相看的。”
杨婕妤瞪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子嗣?说得轻巧!可是陛下就来了一次,哪有那么容易就有身孕?你们就会说些没用的话!”
芳儿等人听了,都吓得低下头,不敢再言语,生怕一个不小心,又触怒了正在气头上的杨婕妤。
在郑婉仪宫中,郑婉仪一脸愁容,正唉声叹气地与贴身宫女兰儿抱怨着。
郑婉仪忧心忡忡地说道:“这算什么事儿啊?本以为进宫伴驾,能有个依靠,从此过上安稳的日子,也能为家族争光。可谁知道,陛下对这次进宫的嫔妃,根本没有任何特殊的恩宠,以后的日子该如何是好呀?你说那皇贵妃到底使了什么手段,能让陛下这般倾心于她?”
兰儿赶忙凑到韦芳仪身边,小心地劝道:“娘娘,您莫要这般说,这宫里到处都是耳目,隔墙有耳,小心被人听了去。咱们还是先做好自己,耐心等待时机吧。说不定哪天陛下就注意到娘娘您的好了。”
郑婉仪咬了咬嘴唇,无奈地说:“时机?本宫还有什么时机?听说那些侍寝过的嫔妃,都被陛下抛之脑后了。自我进宫以来,陛下都未曾正眼瞧过我,甚至都没踏进过我的宫门一步。本宫每日精心打扮,满心期待,却总是换来失望。”
而韦芳仪此时正独自在自己宫中暗自垂泪。她坐在床边,泪水止不住地流淌,哭诉着:“本以为入宫能光宗耀祖,让家族荣耀,谁知竟是这般光景,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碧儿在一旁心疼地安慰道:“娘娘,您别太伤心了。兴许以后会有转机的。陛下现在心思都在子嗣上,等娘娘有了身孕,陛下一定会眷顾娘娘的。您可不能灰心呀,要振作起来。”
韦芳仪伸手抹了抹眼泪,哽咽着说:“但愿如此吧……可这日子实在是太难熬了,每天都在盼望着,却又一次次失望。”
而这一切的怨声,都像风一样,悄悄传到了凤仪宫长孙皇后的耳中。
长孙皇后坐在宫中的矮榻上,神色忧虑。她看着身边的小翠,缓缓说道:“这后宫自新进了这些妃嫔后,就一直不得安宁,到处都是怨言。再这样下去,恐怕这局面会越来越糟,得想个法子安抚众人。”
小翠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回道:“皇后娘娘,此事怕是不好办啊。要不还是让皇贵妃劝劝陛下吧,皇贵妃深得陛下宠爱,说不定她的话,陛下能听进去。”
长孙皇后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坚定,说道:“再难也得想法子,不能让这怨声继续蔓延,否则后宫必定大乱,影响陛下治理国家。明日把各位妃子都召集到本宫这里,本宫要好好与她们说道说道,让她们明白各自的本分。”
次日,阳光透过凤仪宫的窗棂,洒在光洁的地面上。长孙皇后端坐在主位上,神色端庄,气质雍容。下方,众妃嫔整齐地坐在两侧,神色各异。
长孙皇后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缓缓说道:“姐妹们,你们皆是出自名门的大家闺秀,此次陛下纳妃,各位姐妹得以入宫伴驾,这都是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与子嗣传承,乃是莫大的荣耀,大家应当予以理解。只要我们恪守本分,尽心尽力侍奉陛下,日后总会有出头之日。”
郑婉仪微微福身,恭敬地说道:“皇后娘娘,臣妾们也并非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心中难免有些委屈。臣妾等人离开家乡,远离父母亲人,进宫伴驾,自然也想得到陛下的垂怜。可是如今这般境地,实在是有愧于家中父母的期望啊!还望娘娘体谅臣妾们的难处。”
长孙皇后温和地看着郑婉仪,说道:“本宫明白大家的心思,你们的委屈本宫都懂。只要大家一心为陛下,为大唐着想,陛下心里自然有数,必定不会亏待大家,各位家族的荣耀也自会得以彰显。”
杨婕妤在一旁忍不住阴阳怪气地说:“皇后娘娘说得倒是轻巧,那皇贵妃独得恩宠,我们连陛下的面都见不着,还谈什么侍奉陛下,出头之日又在哪里呢?”
长孙皇后脸色一沉,严厉地看向杨婕妤,说道:“杨婕妤,注意你的言辞!皇贵妃身份尊贵,也是你能随意议论的?今日本宫便不予追究,但若再有下次,定不轻饶!后宫之中,当以和为贵,切不可搬弄是非。”
韦芳仪赶忙轻声说道:“皇后娘娘息怒,臣妾等都知道娘娘是为了后宫和睦,一片苦心,臣妾都明白。还望娘娘莫要生气,气坏了身子。”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大家明白就好,在这后宫之中,大家都要相互包容,相互扶持,切不可争风吃醋,坏了后宫的规矩。唯有如此,后宫才能安宁,陛下才能安心治理国家,大唐才能繁荣昌盛。这不仅是为了大唐江山与陛下,也是为了我们大家。”
众妃嫔齐声说道:“谨遵皇后娘娘教诲。”然而,众人心中的想法,却各不相同。有的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皇后的苦心;有的虽表面应承,眼中却仍藏着不甘。这后宫的平静,能否真正到来,还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