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关雎尔捧着温热的茶杯,小口啜饮时,跨越千年的春日里,无数道目光正透过时光的薄雾,落在这个眉眼温顺的少女身上——
秦朝·咸阳宫
“此女举止倒还算恭谨。”始皇帝摩挲着玉圭,目光落在她递书时微微躬身的姿态上,“递物时双手奉上,见人时眉眼带怯却不失礼,倒有几分我大秦女子的娴静。”
李斯凑近细看,见她被问及是否留下时,手指在膝头轻轻蜷缩,像怕唐突了主人,抚须道:“观其神色,温顺知礼,非骄纵之辈。虽不知是哪家闺秀,这份拘谨倒显教养。”
汉朝·未央宫
“倒是个腼腆的。”汉武帝笑了,见她捧着茶杯的手稳稳的,茶沫都没溅出半分,“举手投足不见轻浮,递还物件时身子微倾,是懂规矩的。”
卫子夫隔着屏风望去,见少女咬了口点心,嘴角沾了点碎屑,自己却没察觉,只乖乖坐着听人说话,轻声道:“瞧着年岁不大,却这般安分,不吵不闹的,倒像家里教养好的小女儿。”
唐朝·大明宫
武则天正临窗批阅奏章,抬眼看天幕时,恰见少女进门时先打量四周,脚步轻缓,生怕碰倒什么似的。待坐下后,腰背挺得笔直,却不显僵硬,像株被春风拂过的新竹。
“身子骨看着纤弱,坐得倒端正。”武则天执起朱笔,目光落在她听人说话时微微颔首的模样上,“不插嘴,不东张西望,这等沉静性子,倒比宫里那些咋咋呼呼的丫头讨喜。”
狄仁杰立于阶下,见少女还书时,特意将书脊朝上递过去,方便对方接过,抚须道:“观其细微处,知礼而不迂腐。递物时考量对方是否好接,可见心思细腻。”
宋朝·御书房
宋仁宗正翻着《农桑辑要》,他看见少女被邀请喝茶时,眼睛亮了亮,却先低头抿了抿唇,似在压抑雀跃,那份克制让他想起自家拘谨的小公主。
“虽羞涩,却不卑不亢。”宋仁宗放下书卷,见她接过茶杯时,指尖先碰了碰杯壁试温,才敢捧起,“一举一动皆有分寸,不似不懂事的孩童。”
曹皇后凑近看了看,见她听严安安说话时,眼神专注,偶尔眨眨眼,像认真听讲的学生,柔声道:“瞧这模样,许是平日里不多出门的,见人少才这般腼腆。但待人接物有板有眼,可见家里教得好。”
明朝·紫禁城
“倒是个懂规矩的。”朱棣的目光落在她笑时也不肯仰首的模样——始终微微低着头,脖颈弯出道温顺的弧线,“朕见惯了沙场的悍勇,也见惯了朝堂的锋芒,这般藏着性子的,倒少见。你看她听人说话时,眼神温顺得像匹小马,却又不是全然的怯懦,那眼里分明有光,像是藏着主意。”
清朝·畅春园
康熙正坐在廊下看《农政全书》,看到少女的身影。她正和对面人说着什么,语气里带着点不确定,像怕说错话似的,说完还偷偷抬眼观察对方神色,见人笑着点头,才松了口气,嘴角弯起的弧度里,藏着点如释重负的欢喜,像揣着颗糖的孩子,终于敢确认糖是自己的。
“这姑娘倒实在。”康熙放下书卷,见她说话时眼神坦诚,没有半分遮掩,连那点小不安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待人最难得的是真诚,她既不故作聪明,也不藏着掖着,不懂就问,错了就改,像田埂上的春苗,直愣愣地长,却透着股让人喜欢的实在劲儿。”
梁九功顺着看过去,见那少女端杯子时,手指避开了杯口的位置,想来是怕留下指纹,便道:“主子您瞧,她年纪轻轻,却懂得替人着想,这点子细心最是难得。方才进门时,先侧身让着主人,脚也没踩在门槛上,是个有家教的。”
而此刻的阳台上,关雎尔正小口咬着蔓越莓饼干,听着严安安说话,脸颊的红晕还未褪去,全然不知自己这副温顺乖巧的模样,已在数千年的时光里,掀起了一场无声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