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曙光与困境交织之下的文艺、科技与中外交流
类型 成就 评价 特点
小说
《三国演义》 最早长篇历史小说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世俗
化;浓厚商品经济色彩、市
民色彩
《水浒传》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
《西游记》 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 古典现实主义文学高峰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
戏曲
昆曲 百戏之祖
历史悠久;
京剧 剧种繁多
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四大国粹之
一
官修图书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类书 总结性;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丛书 服务专制统治
科学技术
《本草纲目》
体现生物进化观念,东方医药巨典
服务小农经济;
总结性;
领先世界;
吸收西方科技
《农政全书》
吸收、介绍西方科技,中国近代科学
先驱
《天工开物》
收录外国技术,中国 17 世纪工艺百
科全书
《徐霞客游
记》
地理学巨著
第 16 课 两次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
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
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
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
一、1840 年的中国与英国
1、政治:资产阶级民主—封建君主专制
2、经济:工业革命—小农经济
3、思想:思想解放—八股取士
4、外交:殖民扩张、海上霸主—闭关锁国(盲目)
二、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年)
1、原因:鸦片走私,白银外流,银贵钱贱、危及统治。林则徐虎门销烟。
2、结果:《南京条约》《虎门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
3、内容:割占香港岛、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片面最惠国、港口传教。
4、影响: 近代史的开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主权丧失。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58-1860 年)
1、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鸦片合法化。
2、过程:侵占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
3、结果:《天津条约》英法美俄,《北京条约》英法俄、《瑷珲条约》俄国
4、内容:十口通商、公使入京(总理衙门)、鸦片合法化、华工出国。
5、影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 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
三、开眼看世界
1、背景: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2、代表:林则徐、魏源《四洲志》《海国图志》—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徐继畬《瀛寰志略》—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3、主张:初步提出了学习西方的主张,师夷长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