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得那何公子近些时日将临,可是真耶?”
只见一着粉裳罗裙之女,目含秋水,扯着旁侧女伴之袖,声声而问。
“这岂有虚言?断断是真的!”
其女伴言辞凿凿,遂抬手轻落于她手背,嗔道:
“怎这般多疑。”
二人于道间相戏相逐,笑语呢|喃,恰似莺啼婉转,不绝于耳。
恰值凤璃月行经其后,闻得此般言语。
凤璃月心内暗忖,这何公子者,乃京城赫赫有名之美郎君。
其容色精致,肌肤胜雪,行止间尽显儒雅风|流,直教众人皆为倾慕。
身为男子,却较闺阁娇儿更具娇妍风姿,无怪乎有此传闻。
又闻其早已许亲,只未知系于何家,尚未得闻。
能与如此人物定亲,料想那必是位战功卓著之女中豪杰,却不知是哪府巾帼竟有此福泽,可与这京城头筹之美公子相携一世。
思及此处,凤璃月微仰下颌,步履带风,似欲亟亟探得那何公子更多情状。
凤璃月闲庭信步,俄而心念回转,忆起昨夜烛下展卷之事。
书中所载一式,其理玄奥非常,虽殚精竭虑,终是未解其中三昧。
心下思忖,拟于今番向大师姐悉心求问,以破此惑。
遂款步移身,往中门而去。
待至彼处,但见幽廊寂寂,空落无人,大师姐竟不见影踪,唯余清风穿廊,悄然拂过。
既而无可如何,只得转诣萧戟处。
待见萧戟,观其神色,亦是懵懂茫然,显对此式所知有限。
凤璃月心焦似火,又匆匆赶赴常往之竹院。但见院内竹影斑驳,清风徐来,却不闻人声,四下皆空。
萧戟见此情形,不禁心内着慌,面容一肃,身形疾转,俄顷之间,便已踪迹全无,唯留微风轻轻荡漾。
凤璃月目睹这般景象,怅然轻叹。
心内没来由地泛起一阵惶惶之意,如波涌潮翻,不可遏止。
正怔忡间,那何公子模样竟无端跃入心间。更奇者,竟神差鬼使般将何公子与陆沉怜牵扯一处。
此念乍兴,凤璃月愈觉忐忑难安,暗自猜度,此二人之间莫不是暗藏什么隐秘情由?然苦思良久,终是毫无头绪,只呆呆立在当地,满心皆被这莫名思绪与惶惑之意所盈满。
凤璃月居于这山中,虽有山川灵秀为伴,朝朝暮暮相对,然其正值韶华,到底是年少心性,情思浮泛,活泼跳脱。
山中流光冉冉,除却赏鉴那无尽胜景,殊难觅得别样情致。
故而于世间纷纭八卦、隐秘传闻,亦抱了十分热望与好奇。
这日,闲步于幽篁之间,竹叶于风中旋舞蹁跹,婀娜生姿。
方凝思之际,忽闻背后传来一声嗤笑,那音声于幽寂竹林之内,显得格外刺目而突兀。
凤璃月听得声响,芳心一颤,随即眉尖轻挑,莲步乍移,霍然回首瞻望。
只见那笑声来处,光影迷离,竟不见有何人之踪迹。
她蛾眉微蹙,心内隐有不悦之意,遂缓缓抬手,轻理云鬓,恰有一片竹叶飘零,散落于发间。
她以纤纤细指轻柔拈起,而后素手轻扬,那竹叶便似离弦之矢,朝着笑声起处迅猛飞去,似欲探个究竟,将那隐匿于暗中嗤笑之人寻觅出来,以解此莫名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