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佑一行四人逗留几天,便继续巡游探寻太后踪迹去了。
这边,徐家女儿十月怀胎,孩子出生了,并不是很健康,瘦瘦小小,像个小老鼠似的。不过,总算热气腾腾地哭着活下来了。
而徐家女儿,因为怀孕身体急剧恶化,虽说是用了丁五味留下的药物,可到底,没撑过,半年后就去世了。她本来想撑着病体,给孩子缝制点衣物之类,留着她长大后慢慢穿,可她的身体状况太过糟糕,一件衣服都没能完成,她只好写了好些信,让小姑娘长大了之后能知道,母亲是记着她的。
徐家女儿没了,徐婆婆的心就像通了个大洞,里面呼啦啦吹得冷风。她对小姑娘的感情也有点复杂,这是她女儿拼了命想留下来的,是她留在这个世上最珍贵的宝物,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她的存在,她的女儿才完全放弃了医治自己的病。
假如不是为了要生小姑娘,说不定她的女儿能久活一点儿呢?她是自己女儿的母亲,天然更心疼从自己肚子里掉出来的孩子。
正因为这样矛盾的心理,徐婆婆对小姑娘并不是很亲近,她心疼她,可也害怕她,只是隔三差五地去看看她。
可慢慢地,徐婆婆却发现刘家人的态度变了。
一开始,他们也感动于徐家女儿拼了命也要替刘家留个孩子,哪怕一开始知道这孩子身体虚弱也没有多过的意见,反而宽慰徐婆婆说,吉人自有天相,肯定没问题。
徐婆婆信了那番话,或者说,当时他们都在感性上头,那话可能是真心实意的,毕竟徐家女儿跟刘家有十多年的情份,不管是跟刘扬,还是跟刘家公婆,一直都处得很好。
一个弱小的姑娘,那么坚定地想拿自己的命去换一个小生命,被她打动了也正常。
所以,他们都只看到了这份感动,没来得及去考虑别的。
可是等徐家女儿没了,感性没了具体的支柱,他们没有必要再掩盖什么,理智开始回笼,所有的问题都渐渐浮出了水面。
徐家女儿生下的这个孩子体弱,需要比旁的孩子更加精心的照顾,可她偏偏又不爱喝米汤,喂十分吐八分,她只爱喝母乳,为了她的健康,刘家只好厚着脸皮去邻家跟年轻母亲讨要或者买,短期还行,可时间一长,哪有那么多愿意将自己的母乳分出来的娘?
有一回,刘母好不容易买了一碗回来,过山坡时不小心摔了一跤,骨折了要躺半个月。
刘家找了徐婆婆去帮忙,她是女人,照顾孩子比男人细心。
那天徐婆婆熬了骨头汤送去,在刘家门口时,她听见几个人在议论徐家女儿的事儿,大多是说她不容易的,可有一个就冷哼了一声,毫不客气地说:“她是伟大了,两眼一闭就把麻烦丢给活着的人!”
徐婆婆心里一紧,死死地盯住刘母。刘母没有附和,可更没有反驳,反而脸上露出一丝赞同来!徐婆婆看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些念头一开起了头,就如杂草遇见了春风,会疯了一般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