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15年春,北昭的春风似乎也侵染了几分悲凉之意。
萧同钰身着华丽的嫁衣,被侍女搀扶着,一步步走向和亲的马车。她眼神空洞,好似一具灵魂被抽离的行尸走肉。
一旁贴身的侍女低声啜泣“公主,您一定要保重啊”
萧同钰微微侧首,嘴角扯出一丝苦笑。“阿梨,你瞧这偌大的宫城。饶是我费劲心机,还是落得这般下场。可是阿梨,我真的尽力了。”
说罢,她踏上马车。车帘落下的瞬间,也将她与曾经的自由和荣耀彻底隔绝。队伍缓缓前进,车轮滚滚,亦碾碎了她多年的希冀。
她任由泪水肆意流淌至嘴边,带着苦涩的咸味在口腔蔓延。
恍然间,她脑中闪过许多画面。代幼弟执掌朝纲七年,她重修科举制度,重用寒门之士,与世家苦苦周旋。如此兢兢业业的筹谋,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她忆起被自己打压贬官的郑则,想起他身为御史中丞多次在朝堂上下眼神清明的告诫。想起父皇在世时无心朝政的皇叔,在幼弟继位、她掌权之后,是如何手段狠辣的帮她肃清朝堂。种种异样在她的脑海中逐渐清晰。
“停轿”萧同钰心中的疑虑呼之欲出,和亲的轿辇在城门口堪堪停住。她提起裙摆再次踏入皇城,果然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昔日熟悉的宫殿此刻戒备森严,守卫的面孔陌生而冷漠,她强忍着内心的不安,疾步走进太极殿内。
大殿之上,她的好皇叔正端坐龙椅,面上尽是得意享受之色。
他见萧同钰一身嫁衣气势汹汹的闯进来,也没有气恼。
“萧崇,真的是你”即便心中早有猜测,但当亲眼看到眼前之人,她依然觉得痛心疾首。
萧崇缓缓起身,他一步步走下台阶。神态自若。
“阿珩,你不该回来的”他的声音冰冷而无情。
“我无意逼你,才特意为你策划这么一场和亲的戏码。想你一介女流,这么多年在这权利中心斡旋,合该身心俱疲才对。
可是阿珩,你太聪明太有野心了,我看着你羽翼渐丰,我害怕啊。可惜,现下这皇城里已经没有你可用之人了。”
原来这场和亲也是他的一场阴谋。
萧同钰想到数月前被她派到西疆平乱的周密,他的军队一直骁勇善战。可短短数月,西疆周边的城池却一再失守。
她本以为是兵力悬殊。可眼下细想,军队的补给一直是由萧崇经手。
此刻,她只觉心惊。难以置信的望着眼前这个曾经被自己视为依靠的亲人。
“周密的玄甲军在西疆节节败退,也是你的谋划?”
萧崇眼神狠戾,“周密?他活该!当初若不是我同意你,重查定国公府贪污一案。他能从蛮荒之地回京?
可他这个榆木脑袋偏偏只对你效忠。这样无法为我所用的人,让他死在西疆的战场,已然是我手下留情。”
紧接着又话锋一转,露出一丝阴惻的笑容“不过你还不知道吧,当年和你在朝堂之上对立多年的郑御史。他到如今还在上书给你,一封又一封的奏章,当真是字真情切。
居然还企图联合那些世家坏我好事。不过还好阿珩你聪慧,早早把这个郑则流放到了岭南。现下即使他手段再高明,也来不及了。”
说完这些话,他畅快至极。甚至捧着肚子仰天大笑起来
萧同钰死死咬着嘴唇,衣袍下手握成拳,快要掐出血来。“萧崇,你手段如此阴狠,就不怕遭天谴吗?”
那人闻言,笑声更加张狂。“天谴?等我坐上那龙椅,我便是这天下之主,谁敢说个不字?”
萧同钰看着大殿之上那把精雕细琢,尽显庄重的龙椅。他的主人,应当是她年幼的阿弟。
“阿刻呢?你把他怎么样了?”萧同钰心如刀绞。
母后早逝,父皇在她十七岁的时候也撒手人寰。彼时弟弟才刚刚五岁,还无力总揽朝政,父皇特意留下诏书让她垂帘听政。七年过去,弟弟也才十二岁,一直以来萧同钰都将他保护的很好,突遭此劫,他一人该如何承受。
萧崇轻蔑的笑了笑“你放心,他还活着。等你死后,我还需要他亲自请我坐上这把龙椅”
萧同钰的身体微颤,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表面温和的皇叔竟然能谋划出如此庞大的一庄局。这网或许从父皇殡天的那一刻起,亦或者更早,就开始铺设。等着她一步步自投罗网。生生将她困在这死局之中。
她怒目圆睁“萧崇,你当真是虚伪至极。你以为这样就能掩盖你的罪行吗?
一个手段用尽的乱臣贼子。这天道也不会放过你的。”说完从衣袖里掏出一柄短剑。见她动作,萧崇的手下瞬间围了上来。
萧崇冷哼一声,看她的眼神宛如在看一个死人。
“阿珩,你已经无路可走了,不如乖乖听话,和亲路上我留你全尸”
萧同钰看着周围虎视眈眈的敌人,心中满是绝望与悲愤。她知道此刻已是无力回天。
她嘴角沁出一抹苦笑“萧崇,纵然你机关算尽,这皇位也未必能坐的安稳。”
萧崇皱眉“死到临头,还是多操心自己吧!”他大手一挥,示意周围的人动手。
萧同钰收起笑意,直视他的目光坚定“我就算死,也绝不会死在你的手里。”
话落,她举起短剑,毫不犹豫的割开了自己纤细的脖颈。鲜血霎时喷涌而出,溅在萧崇脸上。她看到对方一瞬间惊恐的神色,露出一抹讥讽的笑。
鲜血与她火红的嫁衣融为一体,她缓缓倒下,倒在自己曾苦心经营的太极殿里。
大殿内安静下来,针落可闻。
许久之后才听见萧崇开口“长公主殿下,为平定边疆,自请和亲,途中突发急症,不治身亡。”
萧崇感受到自己脸上温热的血液逐渐冷却,血腥之气弥漫他的鼻腔。
他垂眸盯着地上冰冷的尸体,低声道:“阿珩,往后世人提以及你,也会道一声,殿下大义。”
这位曾掌控朝堂数年的长公主,她的生命在此刻终结。
闭眼的那一刻,眼前走马灯般的景象在萧同钰的脑海迸发,生命即将消散,她这一生竟只剩满腔悔意。
她后悔自己没有早点识破萧崇的阴谋,后悔自己识人不清,后悔自己不听劝告误了北昭的千秋。
黑暗到来,四周一片混沌。然而在这混沌之中,她听见一个声音,恰似寒夜中的篝火,清冷中透着缕缕温柔。坚定的呼唤着她,声音从模糊到清晰,直到最后,一阵强光袭来。她听到他说“殿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