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正盛时,魏劭与魏朵返回营帐,路过衙署门口,见领粮的百姓排起了长队。
领到粮食的人笑着与他打招呼,脸上的拘谨早已换成了真切的感激。
魏劭心里正熨帖,却见负责发粮的部下拿出块“今日发完”的木牌,往粮堆前一插。
排队排到后半截的百姓顿时骚动起来。
“怎么又发完了?这才刚过晌午啊!”
“昨天就没领到,家里孩子都饿哭了……”
众人抬头见魏劭站在一旁,像是见到了救星,纷纷围上来:“巍侯,您行行好,我们排了大半天了!”
“是啊,求您想想办法!”
魏劭皱起眉,转头问魏朵:
魏劭“怎么回事?发粮发得这么早?”
魏朵比他更懵:“不知道啊,昨天还发到日落呢……”
他只好转向百姓,沉声道:“为防哄抢,每日定量发放。大家要是觉得不够,我让他们多筹些,保证家家有份,放心吧。”
众人嘀咕了几句,见他拍了胸脯,便应道:“我们信巍侯!”“那明日再来!”说着便渐渐散开了。
魏劭一进衙署,脸色就沉了下来。他在案后坐下,指尖敲着桌案上的《磐邑山川志》,看向厅下的公孙羊:“说吧,怎么回事?”
公孙羊面露难色,拱手道:“主公,民心收得太快,领粮的人比预估的多了近三成。统计后才发现……灾民数量远超预期。”
魏劭“你的意思是,带的粮不够了?”
魏劭抬眼。
“是。”公孙羊叹气,“今年大旱,巍国境内粮草本就短缺,这次带来的赈济粮,已是各部省吃俭用挤出来的,再发几日,怕是真要见底了。”
魏劭站起身,在厅中踱了几步。他想起方才百姓期盼的眼神,眉头拧得更紧:
魏劭“可我已许诺家家有粮……”
公孙羊忽然眼睛一亮,拱手道:
公孙羊“主公莫急,眼下倒有座城池,粮草丰足,唾手可得。”
魏劭脚步一顿,顺着他的目光看向案上的《磐邑山川志》,瞬间明白了过来。他转头看向魏梁、魏朵等人,这几个家伙竟都低着头,耳观鼻鼻观心,装起了木头人。
“我记得前些日子,”魏劭似笑非笑地扫过众人,“有人说过,娶乔家女换磐邑,与卖身无异?”
厅内鸦雀无声,连公孙羊都悄悄往后退了半步。
魏梁憋得脸通红,魏朵使劲盯着自己的鞋尖,谁也不敢接话——这话分明是魏朵前几日嘴快说的,此刻哪敢认?
魏劭哼了一声,拿起那卷《磐邑山川志》,指尖在“磐邑”二字上敲了敲:
魏劭“而且,万一人家反悔,粮没拿到,人也娶了,岂不是被白嫖?”
这话一出,魏朵差点没忍住笑出声,被魏梁狠狠踩了一脚才憋回去,厅里顿时弥漫着一股想笑又不敢笑的古怪气氛。
公孙羊赶紧打圆场:
公孙羊“主公多虑了,乔女郎不是失信之人。再说,磐邑水网密布,粮草充足,正是解燃眉之急的良方啊。”
魏劭放下书卷,没再说话,可嘴角那抹绷不住的弧度,却泄露了他心里早已松动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