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燕迟如期返回军营。
元瑛则迅速摸清了王府日常庶务后,便带着贺兰与白梓,策马出城。
朔西之地,苦寒贫瘠。元瑛深知,若想令这片荒原焕发繁华生机,必须从根基着手。
“吃穿住行”,唯有这四者根基稳固,商贾才会闻风而至,城池方能日渐兴盛。
她抵达朔西已近半月。这期间,她特意吩咐府中膳食多用本地物产,以此深入了解朔西的物产禀赋。
此地乃高寒之域,主粮是青稞,形似小麦却别有风味。百姓除留足口粮,余者多用于酿造青稞酒。至于食用油,则依赖从西域传入的亚麻籽榨取的亚麻油。
这亚麻,是朔西的主要作物之一。其籽可榨油,其茎秆更是可制成衣物。
亚麻布质地细柔坚韧,经久耐磨,散热性佳,是制作夏衣的上选。
此外,它还能捻成麻线、搓成绳索,用途广泛。
朔西的民居多由百姓自行搭建,材质混杂不一;所谓的官道,也不过是尘土飞扬的泥路。
朔西广袤的高原草场,本是天然的牧场,放牧牛羊的牧民不少。但这营生风险极高。
草场紧邻戎狄之地,牧人外出,随时可能遭遇劫掠,性命堪忧。
这日,元瑛一行策马来到草藏。眼前是一片辽阔草场,散落着羊群与牛群。远处羊圈里,牧民们正追逐着羊只,动作麻利。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元瑛勒马驻足,好奇地望着那些忙碌的身影。
白梓眺望片刻,解释道:“回夫人,这是牧民们在剪羊毛。入夏了,若不给这些毛羊剃去厚毛,羊容易害病中暑。”
元瑛翻身下马,走近细看。那些尚未剪毛的羊,浑身灰扑扑、脏兮兮,显得臃肿不堪。
待牧民将厚厚的羊毛被剪下,原本脏污的羊瞬间露出了粉嫩的皮肤,整个身躯仿佛轻盈了许多,甚至能隐约看到皮下紧实的肌肉纹理。
“这些剪下来的羊毛,作何处理?”元瑛指着地上堆积如小山的羊毛问道。
白梓如实回答:“这些羊毛量大且杂乱,夹杂着草屑泥土,膻味浓重,极难清洗。通常人家都是就地焚烧,埋入土中作肥料,与农家的草木灰效用相仿。只有极少数能勉强做成羊毡。”
“如此厚实保暖的羊毛,竟无人尝试织衣御寒?”元瑛语气中带着惋惜。
“确是如此,”白梓摇头,“曾有人试过,但清洗耗费巨大,成品异味难除,久而久之便无人问津了。也只有实在穷得无计可施的人家,才会不计较膻味,勉强缝制。”
她心思一动,看向元瑛,“夫人莫非是想用羊毛制衣?”
“正是此意。”元瑛目光灼灼,望向那堆积的羊毛,“这个念头在我心中盘桓已久,苦于未曾实践。今日亲眼所见,更觉可行。”
她忆起在北魏时,也曾见过类似的毛羊,但人们多视其为肉食来源。
如此丰厚天然的保暖材料,若弃之不用,岂非暴殄天物?御寒之效定然不俗!
眼下最大的难关,便是如何有效清洗这膻重的原毛。
元瑛当即向牧民收购了大量刚剪下的羊毛,又雇佣人手专门负责清洗。
从清洗、梳理、纺线、染色到最终织造成衣,每一步都是繁琐的大工程。
然而,一旦此路走通,便为朔西乃至边境的贫苦百姓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