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上京,果然一片繁华,街道虽不宽阔,但沿途尽是酒楼食肆,青瓦淡墙,高树掩映,景致颇美,街人行人面上也是一片温和笑容,满是自信与自矜,哪像是个战败之国。
使团在卫华的接待下,往城西行去,一行人安排在鸿胪寺后方的皇室别院居住,由这个安排可以看出,北齐皇帝对于庆国使团算是给足了面子。
季明溪对于北齐目前的朝政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在北上之前,她在监察院里已经看过了无数卷宗。
北齐太后眼下也才三十多岁,还年轻着,那位皇帝陛下亲政不久,根本无法完全控制住朝政,帝党后党在朝上各有一方势力,在进行着无声的抗衡。如果不是去年两国交战北齐完败的原因,暂时将矛盾压制了下来,只怕现在的上京早已经乱作了一团。
而上杉虎本是北方的大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调回了上京。
使团到了别院,自有相关人等负责安排住宿,忙了好一阵子,终于安排妥当。整座别院里就只剩下使团自己的人,北齐的侍卫很有礼数的只在外门守护,而将内院的一应事宜都交给使团自己处理。
天色已晚,众人旅途劳顿,所以便开始安排休息的事情。至于明天的安排,自然有相关的官员拟好章程,明日最紧要的事情,便是入宫面圣,然后是在鸿胪寺谈判换俘的事宜。
入了皇宫,踏入深深的门洞,骤见一片光明,光明处是重重楼檐,万间殿宇,宫中建筑多为黑色,庄严无比之中,犹有一丝清新古风。
北齐皇宫与庆国的皇宫果然很不一样,并不以广大取胜,而是层层相叠,看上去幽美静谧,似乎每一根乌黑色的梁柱都在讲述着这宫中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每一道长长木质行廊都在告诉来客,有多少远古的伟大人物,曾经轻轻踏行而过。
不知道走了多久,行过长廊,路过廊畔流水,渐向上去,终于来到了北齐皇宫的正殿。
殿前大内侍卫持卫凛然而立,神色坚毅,一看便知至少是七品的高手。
厚重的木门外,有太监头子正半佝着身子等候。
众人放轻脚步来到殿前,太监头子睁开双眼,有气无力地看了这些南蛮子一眼,一抖手上拂尘,用公鸭嗓子喊道:南庆使臣到!"
太监的声音并不响亮,而他身后那两扇木门却缓缓地应声而开,向来客们展露出了这片大陆北方权力中心的真正面目。
大齐皇宫正殿极为宽宏,内部的空间极大,上方的重檐之间全数是昂贵至极的玻璃所作,所以天光毫无遮掩地透入殿中,将宫殿常有的阴森味道全数吹散,一片清明凉爽。
宫殿的两方是不知道什么材质做成的圆柱,以为支撑。圆柱上方漆着黑色,有金纹为饰,每条柱上都有蟠龙入云之图,看上去精美无俦。
圆柱之后是层层纱幔,后方隐有人影微晃,不知道是宫女还是太监。
入得殿来,门前那条长长的直道,直道两侧是两池清水。
使团在太监的带领下,缓缓沿着直道前行。初次进入这个宫殿的庆国官员,心里难免震惊——脚下的直道竟是青玉造就!上面铺着华美的毯子,脚掌落在上面的感觉,异常温柔。
而直道两旁的清水更是让众人意想不到,这样大的一座宫殿里,竟然还修了两道水池!池水清湛无比,水中犹有金色鱼儿自在游动,若眼力够尖,像季明溪这样的,还能看清水池最深处,有一黑一白两条大鱼,正雍容华贵的轻摆双尾,伏于白沙之上。
长道之后,便是北齐众臣朝班所在,身后水波轻泛,殿上无由清风渐起,地上皆是檀木板铺就,一片庄严肃穆。
正前方高高在上,乃是龙椅,北齐天子此时正煞有兴趣地看着渐行渐近的异国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