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的杭州,仿佛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每一笔都透露着古典与现代的交融。才女林徽因的笔下,民国时期的杭州“有闻名天下的西湖,有恍如梦境的烟雨小巷,有月上柳梢的深深庭院,更有难以言说的梦里情怀”。不久前,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也曾在徐志摩的陪同下来到了杭州,这时杭州各大照相馆为扩大旅游生意,包括著名的“活佛照相馆”等在杭州拍摄的“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锋夕照” 等珍贵影像一时非常盛行。
小童昨天晚上提议,大家可以明天休息一天,也去感受感受民国时期的杭州西湖。
一早起来,大家都骑上一辆复古自行车,小童带头向前驶去。鹭卓紧随其后,一路上不时回头与卓沅打趣。
他们沿着西湖边的古道骑行,两旁的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湖面上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激起一圈圈涟漪。赵小童停下自行车,拿出笔记本,迅速记录下眼前的景象。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湖边的景色,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想,如果能在这里遇到徐志摩或者泰戈尔,那该有多好。想到这里,他的心情更加激动,仿佛历史与现实的界限在此刻模糊了起来。
卓沅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小桥说:“看那边,那就是断桥残雪,传说中的许仙和白娘子就是在这里相遇的。”鹭卓点头附和:“是啊,这里的每一处景点都和现代的感受不一样。”
陈少熙默默地听着,他的目光落在湖面上,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感慨。他想起自己在现代的生活,虽然物质条件优越,但总感觉缺少了些什么。而现在,身处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他仿佛找到了一种久违的宁静和平和。他轻轻叹了口气,加快了骑行的速度,希望能尽快到达下一个目的地,继续这场美好的旅程。
赵小童站在西湖边,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爽。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历史气息。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映出一片金黄色的光辉。湖边的柳树随风轻摆,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远处,一群穿着传统服饰的行人缓缓走过,他们的谈笑声在空气中回荡,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
赵小童合上笔记本,抬头望向远方,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次西湖citywalk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周围的每一丝气息,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静止了。他相信,这次旅行将会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继续沿着西湖边的古道骑行,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他们经过了苏堤春晓,湖面如镜,倒映着两岸的垂柳和远处的群山。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颗钻石在水面上跳跃。
陈少熙默默地跟在队伍后面,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沉思。他注意到路边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古代诗人的题词,字迹虽已有些模糊,但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石碑上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他停下脚步,仔细阅读着那些诗句,心中涌起一股敬意。这些诗词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轻声读出其中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仿佛触动了他的心弦,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赵小童见大家都停下来,便提议道:“不如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会儿,顺便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景色吧。”大家纷纷点头同意,找了一块平坦的草地坐下。草地上铺满了柔软的绿草,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凉。卓沅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分给大家。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长衫的年轻男子走过来,微笑着对他们说道:“几位朋友,你们在这里赏景吗?我也是这里的常客。”赵小童惊讶地看着对方,他连忙起身,礼貌地回应道:“您好,先生,我们是从隔壁蒋家村过来的游客,今天特意来西湖游玩。”
男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西湖的美景确实让人流连忘返。你们如果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带你们参观一些不太为人知的景点。”赵小童欣然接受了邀请,一行人沿着湖边继续前行。这先生一边走,一边向他们介绍西湖的历史和文化。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他们推着自行车步行,不时插话,气氛十分融洽。
不久,他们来到了一处名为“平湖秋月”的景点。这里的景色更加迷人,湖面平静如镜,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金色的光芒与碧绿的湖水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绝美的画面。年轻的先生指着湖面,说道:“这里是最适合赏月的地方,每到中秋之夜,湖面上的月亮就像一面巨大的银盘,美不胜收。”赵小童听得入神,心中暗自赞叹:“原来西湖的美不仅仅是白天,夜晚的景色同样令人陶醉。”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
赵小童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位女子站在湖边,手中抱着一把古筝,正在弹奏。她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优雅,长发随风飘扬,宛如画中仙子。
穿过一条小道,来到一个安静的小院,庭院中摆放着几张木桌和椅子,周围种满了各种花卉,散发出阵阵清香。主人见他们到来,微笑着迎了上来,说道:“欢迎各位朋友,我们今天在这里有一场沙龙,主题是泰戈尔的诗歌,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共同探讨文学的魅力。”
十个少爷坐了下来,周围的文人墨客也开始陆续加入。有人拿起一张纸,朗读起泰戈尔的《飞鸟集》中的一首诗:“‘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这首诗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不能放弃希望,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和力量,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启发。赵小童被演讲深深吸引,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共鸣。他想起自己穿越到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生活。今天,他不仅感受到了西湖的美丽,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继续深入探索这个时代的美好。
朗读结束后,现场陷入了一片静谧,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诗句的余韵。赵小童心中感慨万千,他环视四周,发现这里聚集了许多文人墨客,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敦敦轻声问道:“小童,你对泰戈尔的诗歌有什么看法?”赵小童想了想,回答道:“我觉得泰戈尔的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他的每一句话都能触动人心,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
大家听后,都微笑着点了点头,庭院的主人大家都尊称他为顾老,老人拍拍手说:“你很有见解。泰戈尔的诗歌确实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不仅跨越了国界,也跨越了时间。他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无论身处何方,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这段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温暖和鼓舞。
陈少熙静静地坐在一旁,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沉思。他想起自己在大学时曾经读过的泰戈尔的《吉檀迦利》,那些优美的诗句至今仍在他心中回荡。他轻声说道:“泰戈尔的诗歌让我想到了生命的意义。他说过,‘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句话告诉我,即使我们的努力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但只要我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已经足够了。”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但也充满了坚定和希望。
顾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说道:“少熙,你的理解非常深刻。泰戈尔的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他的作品让我们明白,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随着时间流逝,西湖边的灯光渐渐亮起,整个庭院被柔和的灯光笼罩,增添了几分温馨的氛围。
沿途,灯光下的西湖显得更加宁静美丽,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凉,仿佛在为这场文学盛宴画上完美的句号。
不久,他们来到了一家历史悠久的照相馆前。照相馆的招牌上写着“西湖影楼”四个大字,门口挂着几盏红灯笼,散发着温暖的光芒,照亮了他们的脸庞。赵小童抬头望去,只见照相馆的橱窗里陈列着许多精美的黑白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1924年杭州的美丽瞬间,仿佛时光在此刻凝固。
“这就是西湖边最有名的照相馆了,”小童微笑着介绍道“听说这里的摄影师技术非常高超,拍摄的照片质量一流。咱们可以在这里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作为这次杭州西湖游览的纪念。”
一珩都点头表示赞同,他转头看向哥哥,笑道:“怎么样,哥哥们,准备好留下最美的瞬间了吗?”卓沅调皮地眨了眨眼,说道:“那当然,今天我们可是穿上了最帅气的衣服,一定要拍出最美的照片!”李昊则在一旁附和道:“对啊,这可是咱们十个勤天在民国的第一次合影,一定要拍出最好的效果!”
进入照相馆后,一位年迈的摄影师迎了上来。他戴着一副老花镜,头发花白,但眼神中透出一股温和的光芒。他微笑着说道:“欢迎各位光临西湖影楼,我是这里的摄影师,大家可以随意选择背景,我会尽力为大家拍出最美的照片。”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赵小童等人选了一个以西湖为背景的画面,摄影师熟练地调整着相机的角度和光线。他不时地与大家交流,指导大家摆出最自然的姿势。卓沅和鹭卓互相打趣,气氛轻松愉快。陈少熙则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好了,大家都准备好了吗?”摄影师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众人点了点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摄影师按下快门,闪光灯亮起,这一刻的美好瞬间被永远定格在了胶片上。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每个人都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和满足。
拍完照片后,赵小童等人围在摄影师身边,看着刚刚拍好的照片。照片中的每个人都在微笑,背景中的西湖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赵小童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轻轻地说道:“这将是我们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慨,仿佛在诉说着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