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临领了任务来姜府,自然是要速速回去的。
他脚尖一点,玄色的衣袍便消失在了墙头。
他每次来都不走正门,总是从比院墙高的树翻进院子,出去自然也是要从墙上翻出去,偶尔会被姜伯游撞见,惹得这位治家还算严谨的姜侍郎很是不满。
自家又不止一个姑娘,他瞧上了其中一个,也要为另外两个的名节考虑嘛。
自打认识了燕临,姜雪宁的性子更加顽劣,时常男扮女装混出府去吃喝玩乐,还弄了个姜府表少爷的身份,要全家上下替她遮掩。
姜伯游又是气恼,又不愿发作,只怕伤了这个女儿敏感的心,但心里终究还是担心的。
这样跟着男儿傻淘,于名节可不好。
自己这个三女儿可要省心得多,从不给他增加烦心事。
姜雪霁年纪小,也爱热闹,可像姜雪宁那样出格的玩闹是没有的。
闲暇时候,她一般在房内看书,偶尔会来姜雪蕙的院子里同她一起学习插花和打香篆。
姜雪蕙也与京中的一些小姐有所往来,但真正能说些枕边话的闺中密友,尚且还没有。
她为人性子淡泊,与其它人的交往只是平平,但乖巧听话,各方面都优秀,是京中有口皆碑的贵女。
姜雪霁跟她呆在一起,好过跟姜雪宁在一块儿到处调皮捣蛋。
此刻,姜雪蕙看着姜雪霁沉静的侧脸,隐隐觉得,眼前这个姑娘,似乎深不可测。
那厢燕临将姜雪霁的书帖带回,递到谢危案上。
谢危正看着一份文书,见着燕临回来,便将文书搁到一旁,接过姜雪霁的书帖细细看起来。
燕临作为谢危的学生,是很知道谢危的性子的。
常言道,字如其人,谢危对字迹端正的人青睐有佳。
谢危主持科考时,学识渊博但字不够好的,在他手里都要往下扔一等。
于是,一甲成了二甲,二甲成了三甲,到了三甲,就落得连名也没有了。
京中曾有许多不满之士想要联名上书,状告谢危,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谢危眉头舒展。
燕临知道,这就是“满意”的意思了。
谢危要求其实并不算苛刻,成事就算不完美,也要求个态度。
姜雪霁的字尚未练到优秀的地步,但胜在静得下心,做事认真又稳妥。
这一点,与姜雪宁完全不同。
不自觉间,燕临总是在拿姜雪宁与姜雪霁比较。
姜雪宁肆意,并不装模作样,与京中任何装模作样的贵女都不同,在通州自由惯了的燕临自是愿意与她亲近。
她想要的,哪怕是星星月亮,燕临也会摘下来双手奉上。
偶尔,燕临和姜雪宁也会带上姜雪霁,让她扮作小厮,跟在身边出去透透气。
姜雪霁不爱珠翠,也不爱胭脂水粉,倒是在卖琴的铺子里流连忘返。
但她从没有提过自己会抚琴。
姜雪宁只说她蠢笨,爱吃爱喝,其余什么也不会,但显然,她对姜雪霁的了解不够全面。
燕临对她的了解也并不全面。
他盯着那小小的娟秀字体,想起了一些远在通州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