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婵玥自暮秋从祁国京都启程,行至仲冬,终于返回故里。进京前,刘婵玥特意传了消息,想要一切从简,可皇帝却不同意。
不仅赐了半朝銮驾接她进宫,还亲率百官站在殿外迎候。他就是要全天下都知道,他的皇姐刘婵玥,是姜国最值得尊敬的女子!
文武百官说道:“恭迎长公主殿下回朝,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刘婵玥还没有下马车,便已经听到阵阵高呼,一瞬间,她的心中激动不已。有多少次,她都以为自己要永远留在祁国了。可没想到,如今她不仅回来了,还如此风光,受人敬仰。
刘婵玥被小心翼翼地扶下马车,一眼就看到了正前方身着朝服的皇帝。那便是她拼了命也要回来护着的至亲——她的弟弟刘怀远。
孟清秋小声提醒,一旁还有候着宣旨的公公,刘婵玥这才收回目光,缓步上前,想要屈身行礼。可面前之人却快她一步将她拦下。“皇姐莫跪!”
刘婵玥强忍着不让盈眶的泪水流下,对着刘怀远轻声开口:“陛下,这是规矩。”
“什么规矩,朕特准皇姐今后见到朕,不必行跪拜之礼。来人,宣旨。”
站着接旨,刘婵玥可谓是姜国开国以来的第一人,可即便为难,她也只能照做。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澜公主刘婵玥,贵而能简,轨度瑞和,聪颖淑慎,出祁国八载,安邦有功,今册封为定国长公主,食邑三千户,钦此。”
“定国”二字,何等殊荣,刘婵玥深觉受之有愧,却还得硬着头皮领旨谢恩。“没有皇姐,就没有姜国的安定,今日这一切,皇姐受得起。”
如今给的这些,都是些虚名,无论怎么样,他都觉得弥补不了皇姐这八年来受到的委屈。刘婵玥明白他的用意,见他如此心疼自己,心里也十分感动。“陛下....言重了。”
宣旨之后,刘怀远又向她解释了太后未出现一事。“母后本也要来,可是这几日她身子不适,太医说不能吹风,所以暂时未露面,不过,今晚的回朝宴,母后还是会出席的。”
“身为人女,本应该我去拜见母后,何来让母后出来迎接我的道理。”
不论真心还是假意,见她这么说了,刘怀远也暂时松了一口气。“这里风大,不宜久站,皇姐,咱们先回宫吧。”
“嗯。”
刘婵玥还是住在原来的朝暮宫,这本是她母妃所居之处,连名字都是先帝亲笔提的,其中朝暮相守之意溢于言表。
踏入殿内,刘婵玥发现里面的陈设竟然与原来无二,只是有些地方重新修缮了一番,瞧着比之前还要华贵许多。
“你们都下去吧,朕想和皇姐说说话。”刘怀远下令屏退左右,孟清秋也跟着走了出去,殿内很快就只剩下他们姐弟二人。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这儿的东西还都完好无损地保留着,陛下有心了。”
“姐姐,这里又没有外人,就不要叫我陛下了。”而此时,他也不再自称朕。
刘婵玥笑着点点头。“好。”
“这里虽然小了点,但我觉得也许姐姐想要回来住,所以便着人添置了些东西。姐姐若是不喜欢,我马上再命人去修整一间新的。”
“不必麻烦,我本就想着若你将我安置在别处,我还要搬回来,现在这样就正合我意。况且,如今灾情四起,万不可再劳民伤财。”
听到这话,刘怀远有些愧疚地垂下眼眸:“姐姐,你是不是也觉得我不是个好皇帝...”
刘婵玥一怔,随后柔声开口:“怎么会呢,我知道你做这些都是因为心疼我,所以想给我最好的。”
“其实,我又何尝不想做个像父皇一样勤政爱民的君王,可是....那些折子我连看都看不到,也压根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我大概是姜国有史以来,最没用的皇帝吧...”
虽然他的处境早在刘婵玥的意料之中,但听他如此无奈地说出那些话的时候,刘婵玥依旧忍不住心疼。“你年纪尚轻,慢慢来,姐姐会尽力帮你。”
她走了多久,刘怀远就有多久没有听到这般温情的话了,霎时间,刘怀远忍不住上前抱紧姐姐。“姐姐...我好想你。”虽然已经是大人模样,可现在这委屈又不愿意哭出来的模样,分明又像个孩子。
刘婵玥伸手轻轻拍着他的背。“我也是。”
刘怀远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随后才慢慢放开刘婵玥。“姐姐,我听说了你这一路的事迹,外面的情况究竟如何,你能不能也给我讲一讲?”
刘婵玥自然愿意。“好,不过今日事情多,怕是不行了,改天姐姐慢慢讲给你听好不好?”
刘怀远重重应了一声:“嗯。”
刘婵玥心中还念着一事,趁着现在四下无人,正好问问刘怀远。“对了,今晚的回朝宴,太傅会来吗?”
“自然,他方才就站在丞相一侧....啊,不对,我忘记姐姐应当不认识丞相...”生怕姐姐伤怀,刘怀远又补充了一句:“不要紧,反正姐姐现在回来了,慢慢熟悉就是。”
刘婵玥点点头,她的确要尽快熟悉如今朝堂的势力情况,也要弄清楚太傅究竟何意。“那...我可有机会单独见见太傅?”
刘怀远想了想,似乎有些难办:“今晚参加宫宴的人不在少数,姐姐又是众所瞩目,只怕有些不便。”
闻言,刘婵玥只能作罢。
“姐姐急着见太傅,是有什么事吗?”
“去岁太傅出使祁国,给我带了不少东西,还同我说了许多话,让我有继续坚持等下去的信念,如今我回来了,所以想拜谢一下太傅。”
既然如今情况不明,那有些事情,刘婵玥也不必现在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