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的大门被推开,众人齐齐地向那边看去。
魏萱轻步迈入:“.....”
余行之:“.....”魏萱走到余行之的面前,向他行礼。余行之闭眼,点头。
魏萱又向宗胤行礼。“.....”
魏萱疑惑:“陛下深夜召我们前来,究竟所谓何事?”
话音刚落,紫宸殿的大门再次开启,刘婵玥和燕缦缨一前一后迈入殿中。刘婵玥有意观察殿中之人的神情,宗胤和余行之见燕缦缨也出现在了她身后时,脸上都露出些许惊讶的表情。
燕缦缨看到余行之:“.....”
刘婵玥缓步走到大殿中央,军事地形图放在桌上。她走到军事地形图前,将桌上倒下去的小旗子扶正。“孤深夜召你们前来,无非是为了宣布一件事。”众人都走到刘婵玥的跟前,见她将红色的小旗子扶起来,缓缓落在青州方向。“据可靠消息,青州南阳侯和安西将军联合,密谋造反。此时,他们已经将青州城占领了。”
在场的人心中都有所预料,倒是未曾显得惊讶。宗胤说道:“青州一带,商贸发达,颇为富庶,待附近各州知晓青州府府衙已经被占领,难保不会惧青州势力,举城投降。”
魏萱说道:“当今最为主要的是发兵镇压谋反,再截断叛军粮草供给,以防止战线拖延。”
刘婵玥说道:“孤已经决定让宗胤和燕缦缨派兵前去镇压,此事幸好我们提前获悉了情报,否则叛乱进一步扩大,只会徒生更多事端。”
“陛下,燕缦缨是安西将军麾下副将。”余行之睁开眼睛,沧桑年迈的眼神锁定在燕缦缨的身上,让她无端生出几丝恐惧。
刘婵玥说道:“多亏燕将军披星戴月赶到京都提前告知孤此事,才能让孤把握先机。”
余行之问道:“将领擅离职守乃是大罪,岂能因为她一时之功抵了这等大罪?”
燕缦缨听后立刻跪下:“陛下宽仁,不追究末将之过。可末将身为军旅之人,自知军法严明,不可违背。来京都之前,末将已经做好了要为自己过失赔上性命的打算——所以末将恳请陛下以军法处置末将,要杀要剐,末将绝无怨言。”
余行之面色平静,冷眼看了看下跪在地上的燕缦缨,便将视线转移到别处。好像他自己并不在意燕缦缨的死活,却要刘婵玥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宗胤的眼睛并不在意场上的情势,而是把目光落在余行之的身上,他似乎在思考为什么刘婵玥会在这个时候让久久不参与朝政的余行之出席会议。
魏萱看着跪在地上的燕缦缨,眉头紧皱。她不敢为燕缦缨开脱,否则就有结党营私之嫌。可是她也理解燕缦缨做出此事的缘由。
燕纵欢担忧地看着燕缦缨,想要开口为她求情,可他也明白此时场上他是唯一一个不能为燕缦缨求情的人。他和燕缦缨是亲人,要是不避嫌,恐怕又会被余行之指责,从而加剧这件事的矛盾。
刘婵玥将场上所有人的神情扫了一遍之后,目光又落在余行之的身上。“那孤便让燕将军戴罪立功,若此叛乱能一举平反,燕将军官复原职。若是不能,便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余行之:“陛——”
刘婵玥说道:“燕将军,接旨吧。”
燕缦缨心领神会,快速应答。“末将叩谢陛下不杀之恩。末将,定不辱使命,为陛下达成心愿。”
刘婵玥颔首,又看向余行之。本次叫余行之来,是想要从他的言行举止中观察出他对此次叛乱的反应。可他却什么反应都没有,像是个木头桩子一样站在那里。可是刚刚,又看他对叛乱一事表现得毫不惊讶。这让刘婵玥更加疑心他。
“宗相.....”刘婵玥走到宗胤跟前停下,抬头看了看他,又把目光落在了远处立着的烛台。宗胤明白她的暗示,和她一起缓步走到那里。“南阳侯并无作战经验,安西将军又算不上是个多有谋略的将领。我知道平复叛乱对夫君来说只是一件小事,但还望夫君能安全行事。”宗胤点头。“夫君对南阳侯叛乱一事有何看法?”
“南阳侯为何叛乱?他若是叛乱,必然写下檄文传天下。若无理由,他怎么能确信自己的反叛能一呼百应?”
“夫君所言甚是有理。”
“为何派我平复叛乱?”
“自然是信得过夫君。”
“不知道事情竟然发生得这么巧......青州。”当日刘婵玥和宗胤微服出巡,目的地就是青州。
刘婵玥又抬头看向宗胤,见他也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她歪了歪头,不懂他此时看她的眼神。
“待我凯旋,是否也要和我说一些其他的事情?”刘婵玥愣住,宗胤见她愣了,神情稍有缓和,向她笑了笑。“我知道你身为帝王,有些事,做也是迫不得已,只是我希望,你能万事以你为先.....别伤了自己。”
宗胤的言下之意,是指那次的刺杀吗?如果是,他为什么这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夫君......”
“我也愿.....你能和我坦诚相待。”
“.....!”刘婵玥又无措地站在那里,想要张口说什么,可脑子很乱,好像许多东西盘根错节地纠缠在一起。
宗胤见刘婵玥紧蹙眉头,也不管现在殿中是否还有其他人在,伸出手托住了她的脸颊,又用手指揉了揉。“等我回来。”
宗胤带着燕缦缨离开之后,刘婵玥身后轻飘飘地传来一句话,余行之说道:“纵虎归山。”
刘婵玥回头,此时殿中还有燕纵欢、魏萱和刘婵玥,三人一起看向余行之。刘婵玥说道:“虎?何人为虎?”
“宗胤此人,身上有皇家血脉,陛下怎么会不知?”
燕纵欢说道:“宗叔叔他?”
刘婵玥说道:“宗胤那一脉,人早已凋零,且说他已经和我凤栖皇室血缘不算亲近——他便是想要拿血缘来叛乱,恐怕天下人也不会有太多人响应他。”
余行之说道:“叛乱必有檄文,南阳侯的檄文何在?依据什么理由叛乱,陛下可知?”
“燕缦缨知悉叛乱之后便快马加鞭来京都向孤密报,哪有时间留下来看檄文?镇国将军真是昏聩了。”
魏萱皱眉看着刘婵玥:“.....”
镇国将军是三朝元老,即便刘婵玥再生气,也不可以当众责骂他。
余行之突然向刘婵玥下跪:“臣恳请,再选一人,参与针对青州谋反一事的议事。”
“此次深夜叫你们过来是因为事发紧急,迫不得已。待到明日早朝,我会将此事告知朝臣,届时孤再选择信得过的朝中要员。”
“陛下,此人不在朝中要员之列。”
“五品以下的官员,没有资格插手关于谋反的会议。”
“陛下,此次谋反看似简单,可臣看来,其中还有玄机。”
燕纵欢说道:“陛下,卑职也这样认为。”
刘婵玥心怀疑虑,却叫余行之起身,几人一同走到军事地形图前。余行之说道:“青州虽然富庶,可城池大、平原多。实际属于易守难攻之地。若是叛乱在此地发生,即便对方兵强马壮,气势汹汹,但是以宗相之能,剿灭其叛乱只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更何况,青州再北就是南梁。南阳侯叛乱之前难道就没有想到,若是陛下向南梁借兵,再以凤栖兵力形成左右夹击,青州灭亡,不过数日。”
“凤栖和南梁不睦已久,南阳侯必然知道,孤即便去借兵,南梁也不会轻易派人相助。不仅不会相助,还会火上浇油。”
燕纵欢说道:“陛下,卑职同意镇国将军所说,青州叛乱一事,疑点重重,不可轻视。”
刘婵玥问道:“镇国将军刚才说,想要再引荐一人,参与针对青州谋反一事的讨论?”
“不错。”
“将军想要引荐谁?”
“此人曾协助先皇打理朝政,且曾负责青州一带的商贸往来,对那处的地形再熟悉不过。此人便是——”
“孤知道你说的是谁。他不仅协助我父皇把持朝政,还受父皇委托,审理庄德贵妃私通一事。这个人孤可太熟悉了。”刘婵玥脸上似笑非笑,看了好一会儿余行之脸上的皱纹。刘婵玥转头,看了看魏萱:“你去告诉璇玑,让她通知荣恒——明天早朝之后,让他前往紫宸殿议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