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个井底之蛙的主观的
碎碎念——
说实话,我是一个很怪的人。我似乎从来不能和其他人共鸣,无论是喜好,还是观点。虽然没人知道我在想什么就对了,即使知道了,也半真半假。因为我永远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特别是家人以外的人。严重到什么地步呢?连我自己想要什么,想选择什么都不敢说,只会说一句"随便吧"。
在网上不见面的人话多点,但每一句都很谨慎。我总怕得罪别人,明知道没人那么闲来关注我。我也不清楚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想来应该和我的家庭有很大关系。可都已经这样了,我早已习惯成为一个听众而非演讲者。
或许,也正是因为没有共鸣,才不敢说的吧。因为人总是很排斥异类的,而我就是那个异类,所以我需要把自己伪装成正常人,融入他人之中。这是我最擅长的事了,而我向来做得很成功。因此,一旦有什么事情暴露了我的缺点,我的不同,我会很慌,很手足无惜。尽管这看起来不是大事。而正因为模仿和伪装,让我对别人的接受度很高﹣﹣我需要分析他们的优缺点,他们的喜好,才能更好的加入其中。这也是我做为一个听众的原因。
这样也让我很痛苦。因为实际上我并不能产生和他们相同的感受,虽然我明白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我只能不断会观察,去模仿,去试图理解,让他们看上去好像我与他们是一样的。不过还有一丝欣慰的是,似乎早已有人把和我类似的状态说出来了,不知是电影还是书籍。可说到底,异类和异类之间好像也并不能相互理解。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早已不知道我为什么要隐藏自己,为什么每说一句话都要想好措词,鼓足很大的勇气,甚至不知道我到底在隐藏什么。明明我喜欢的,也有很多人喜欢啊?或许是因为我的喜欢和他们的喜欢并不相同,或是我早已挣脱不出一个叫做"家庭"的束缚。
我扪心自问,这么做有意义吗?并没有,但早已成为了我刻在骨子里的本能,如果不那么做,我只会感到极端的不安。我有时候迷茫的看看四周,突然发现自己认不出自己了。我身上好像失去了所有属于自己的标志,和别人彻底分不开了,变为了混在人群中最不起眼的人。
有什么爱好吗?没有。有什么技能吗?没有。有什么朋友吗?没有。我行走在人与人之间,找不到和任何人之间的共振。不是他们孤立了我,而是,我一个人孤立了所有。
不过,早已习惯,便不必多说了。这大概是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我总是很喜欢聆听不同人的声音,所以我的包容度很高。
对我而言,获取多方面的信息是有好处的,更利于我分辨乃至看到整体的全部。特别是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本质上或许谁都住在自己的"信息茧房"当中。没有谁的观点是对或错,只不过当那一部分人不断看到和自己相同的观点便会把这个观点定义为"对"。——因为他们自以为大部分人都认同,那便是正确了。
而实际上,这种观点不过是符合那部分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罢了。但可悲的是,好像并没有多少人拥有一个包容度,或者说有空天天上网发言的人。
我承认我的观点受到了我身边人的影响,也承认了我是自私的,我的想法不一定正确,我同时也在不断的像前面所说般试图理解别人的观点,纠正自己。但我发现,有的人就认为自己是真理。他们并没意识到,这个看似"正确"的观点,只是从自己角度出发,以自己所看到的为根基而已。
我也常常下意识这么认为,直到看见了不同的观点才幡然醒悟。作为一个异类,我既感到可悲,也感到自豪。可悲的是我必须依靠他人而生存,自豪的是我自认为自己知道到什么"了不得"的真相。
--请所有看到的人记住,这是个时代的洪流,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世界上所谓的对与否,不过是河流中的几条小鱼在争夺主权和利益。没有人能看到大河的全貌,因为我们都是“自私”的,我们都是狭隘的,我们都是“井底之蛙”,我们所谓的“正确”“错误”都裹挟在这条大河中。
注:文中的“我”不是我本人,非要说的话,大概是我自设(什)。主要说一下吧,这其实这是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他(她)受家庭管理严格的原因还有自身性格原因与别人脱轨,他(她)试图让自己也像别人一样,可早已根深缔固的东西很难改变了。他(她)在融入这个社会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事实,这也加深了他(她)的毛病,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让他(她)不知道应该模仿谁。这是一个早熟而又矛盾的孩子,渴望他人理解而又希望与众不同,是青期的写照。但同时他(她)也是内心孤独敏感自卑的人,他(她)认为自己是胆小,懦弱的人。文中的"我",也就是那个孩子,虽不是按我自己为原型,但或多成少都有我的影子。实上我的思维方式和文中一样,只不过我不单是个聆听者,我也会表达自己,家庭也没有这么要紧,我性格也没那么孤僻,其实在现实中这些不过小事罢了。
(是的,我终于想起我的老本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