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皇家狩猎场。
宋墨于场上英姿飒爽,风采卓然。
他在狩猎之际,斩获猛兽无数,其勇武之姿,令在场众人皆黯然失色。陛下目睹此景,龙颜大悦,当即册封宋墨为金吾卫指挥使,并亲解自身披风,为宋墨披上。
从此,京都之人,对宋阎罗更加避其锋芒。
.
——辽东边境。
蒋少仙初到军营,被任命为百夫长。她所带领的百人小队,都是些老兵油子,对这个新来的年轻百夫长并不放在眼里,尤其是知道“蒋青”来自被陛下降罪的蒋氏一族,就更加轻视于她。
“又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兔崽子。”一个老卒嘟囔着,语气中带着不屑。
蒋少仙并未在意,在战场上,尊敬都是通过实力硬拼出来的。
不久,力真族来犯边境。蒋少仙的小队被派往最前线的一个关隘防守。战斗打响,力真族的士兵如潮水般涌来。
蒋少仙手持长枪,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她的枪法凌厉,每一次刺出都能带走一个敌人的性命。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蒋少仙发现力真族有一股奇兵正试图从侧翼包抄。她果断地带领一小队士兵前去拦截。在狭窄的山道上,蒋少仙巧妙地利用地形,用巨石和滚木挡住了力真族的攻势,随后发起反击,将这股奇兵打得落花流水。
此役过后,蒋少仙的小队伤亡最小,杀敌最多,初露锋芒,至少队伍里,再无人对她不敬轻视。
.
随着与力真族的战争愈发频繁,“蒋青”作为战将的才能韬略,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一次夜袭战中,蒋少仙率领五百士兵,趁着夜色悄悄摸进了力真族的营地。他们在营地中四处放火,制造混乱。蒋少仙更是单枪匹马冲进力真族将领的营帐,手起刀落,斩杀了正在酣睡的力真族将领。失去指挥的力真族士兵大乱,蒋少仙带领士兵们趁乱掩杀,取得了一场大胜。
“蒋青”之名开始在军中流传开来,士兵们对这位年轻少将由衷敬佩。
.
驻守边境的李将军,一直以来都是军中的核心人物。但“蒋青”的崛起,让他感到了威胁。
但蒋少仙的崛起并不会因为他的忧心忌惮就停下脚步,随着各大小战役的强势功绩,蒋少仙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
.
终于,边境迎来了一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大战。
蒋少仙此时已是一军副将,她协助主将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战斗开始,力真族的大军铺天盖地而来。蒋少仙率领着自己的亲信部队,负责从右翼突破。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蒋少仙一马当先,她的盔甲上已经沾满了鲜血,但她的眼神依旧锐利。在关键时刻,蒋少仙发现了力真族中军的一个薄弱环节,她不顾危险,率领着骑兵队直冲过去。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蒋少仙成功地突破了力真族的中军防线,打乱了他们的阵脚。最终,这场大战以己方压倒性胜利告终。
......
远在京都的皇帝收到了战报。
看到“蒋青”的名字和他所立下的赫赫战功,皇帝皱起了眉头。皇帝知道“蒋青”是庆王的人,若让“蒋青”再进一步,庆王的势力必将膨胀。
朝堂上,大臣们纷纷上奏,要求皇帝册封“蒋青”为骠骑将军,以表彰功绩。
皇帝心中虽有百般不愿,但看着满朝文武期待的眼神,他知道如果不册封“蒋青”,会让众多浴血奋战的将士寒心。
也会让庆王一党有借题发挥的机会。
最终,皇帝还是颁布了册封诏书。
在辽东边境的营帐里,蒋少仙接过骠骑将军的印绶,士兵们欢呼雀跃,那一刻,阳光正好,映照出她坚毅的脸庞,蒋少仙望着京都的方向,心中明白——
大幕将启了。
......
.
——————————
—————
咸鱼作者好像不知不觉让少仙走上了阿兄上辈子的路|•'-'•)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