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在爷爷离世之后也随之消失了,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只是一个虚构的存在,从未真正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或许,他已经跟爷爷一起去了。无论哪种可能,对我来说,这或许是个好消息。毕竟,我不再需要忍受那些来自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长大后,回想起那些日子,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可能是爷爷在天之灵保佑着我,助我逃离了那段苦难的时光。黑暗的尽头是黎明,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我已经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上帝是仁慈的,虽然他关上了门,但打开的窗户却让我感到敞亮和温暖,迎面而来的微风,那温柔明媚的阳光都是上帝的恩赐。
父亲的消失对那时的我来说并没有太多的特殊含义。那时候,并不是非要有爸爸不可,不像现在的孩子,没有父母或爷爷奶奶在班级群里领作业签到就无法毕业。在那个年代,起初我以为所有或大部分同学都会在麻将馆里写作业,会有茶馆的张阿姨给他们泡面,会有赵老爷家的麦芽糖吃。我始终记得隔壁家,就是我家出门左拐第一个大院子,住着李阿姨。在我印象中,她好像总有洗不完的衣服和择不完的菜。
时隔多年,我已经记不清她含着泪摸我头的时候用的是左手还是右手了。年幼的生命或许并不明白那些复杂的眼神和悠悠的叹息背后的意义,只有在多年以后的某个夜晚,无意间翻开尘封已久的记忆时,才会从一个漩涡落入另一个漩涡里。这不是沉沦,更不是矫情。
在网上或生活中,我经常听到有人说“这是小时候的味道”“这是妈妈的味道”。每当看到这些话时,我都会努力回忆自己小时候是什么味道,妈妈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和李阿姨都扮演着“妈妈”的角色。妈妈做饭的次数屈指可数,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在李阿姨家吃饭的。因此,每次想起“小时候的味道”,脑海中浮现的总是李阿姨的身影。而每当看到“妈妈的味道”这几个字时,我就会想起方便面……直到现在,我依然讨厌吃方便面,这或许就是童年留下的阴影吧。
其实这个地方早就不属于我了,自从弟弟在出生以后,我一边扮演着“有人生没人疼”的境地,一边还要当牛做马的帮忙照顾弟弟。稍有差池就会挨打,在我的眉心中,我是特别想逃出这个地方的。
初中毕业那年我才十六岁,我通过熟人介绍来到了一家纺织厂面试。当时面试我的就是这家纺织厂的厂长马首阳,他问我:
马首阳你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潘雯雯
马首阳喔,雯雯啊,今年多大了?
我今年十六岁半,马上就十七了!
我见他问我的年纪,生怕他会不要我。后来我才知道是我想太多了,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怪他,有些事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原来我的一切都是在他的算计中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