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班带来的那种微妙的兴奋感,像一杯气泡水,滋滋地响了一整天,直到夜晚降临才逐渐平息,但舌尖似乎还残留着那种独特的、令人回味的感觉。白天的画面——舞台上专注耀眼的身影和后台那个笑着跑向她、头发被汗水浸湿的大男孩——在林晞脑海里反复交错播放。
晚上,她坐在书桌前,对着数位板却无心下笔,指尖敲着键盘,屏幕上是寥寥几笔的草稿。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打破了房间的寂静。
Lars: “睡了吗?[偷偷探头.gif]”
林晞指尖微顿,一种莫名的情绪轻轻拨动了一下。
林晞: “还没。在……试图工作。”她加了个无奈的表情。
那边立刻弹出一条语音条。林晞点开,他清亮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响起,带着一点慵懒的笑意和轻微的哈欠声:“我也是,刚对完明天的流程,脖子都快僵了……哎,你说今天文韬从那个摇摆墩子上掉下来的时候,是不是真懵了?我看他下来扶眼镜扶了足足三分钟!”
林晞忍不住笑了,按住语音键回复,声音里带着笑意:“他看起来是有点怀疑人生。不过你后来试图英雄救美结果差点把自己搭进去那个动作,也挺精彩的。”她故意调侃道。
Lars: (语音条,点开就是他提高了音调的辩解)“我那叫舍己为人!虽然没救成吧……[背景音里有他自己的笑声]而且那个道具真的巨滑!我下来的时候差点给你表演个当场劈叉!不信你问石凯!”
林晞: (语音条,带着戏谑)“嗯,看到了,底盘挺稳的,没完全劈下去。”
Lars: (语音条,笑声更大)“林晝!你学坏了啊![假装痛心疾首] 以前你都不会这么吐槽我的!”
就这样,你一条我一条,语音条在对话框里越堆越多。从白天的糗事聊到道具的坑爹,再到灯光老师的精准吐槽,话题轻松跳跃。时间在语音条的来来往往中悄然流逝,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小区里的灯光逐渐稀疏,世界变得格外安静。
不知何时,林晞抱着膝盖坐到了飘窗的软垫上,额头轻轻抵着冰凉的玻璃。窗外夜空低垂,几颗星星稀疏地闪烁着。手机屏幕亮着,正在播放一条刚刚接收到的、长达57秒的语音条。
而在隔壁的阳台,黄子弘凡也正靠在栏杆上,戴着耳机,夜风吹起他额前柔软的碎发。他刚刚按下录音键,手机屏幕显示的是与林晞的对话框,顶端显示“对方正在输入…”。
那条57秒的语音条里,开头的几秒是轻微的沉默和呼吸声,然后传来他比平时低沉、语速也稍缓的声音:“林晞,你说……”他顿了顿,像是在组织语言,“有时候录完节目,特别是那种需要又跑又跳、情绪还得一直顶着的,回去洗完澡瘫在床上,周围一下子特别安静的时候……会觉得心里头,嗯……特别空落落的。就感觉刚才所有的热闹都像假的一样,嗖一下就被抽走了,剩下自己一个人,还挺……奇怪的。”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平时极少显露的、淡淡的疲惫和坦诚,透过耳机,格外清晰地传递过来,敲打着林晞的耳膜。
林晞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回复。她能想象出那个场景。她按住录音键,也思考了几秒才开口,声音轻柔:“我好像能明白一点。就像我有时候画稿子,连续熬了好几天,整个人都扑在上面,等终于画完最后一笔,发送出去的那一刻,反而会觉得……一下子被掏空了,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明明之前那么累,那么想结束,真结束了又有点不知所措。”
她的语音条发送过去后,几乎立刻显示已读。紧接着,他回复了一条,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找到共鸣的欣喜:“对!对对对!就是这种感觉!掏空了!这个词太准了!”他的声调扬起了一些,但很快又沉淀下来,“不过……还是挺值的。尤其是唱歌,真的。有时候一首歌反反复复练,每一个气口,每一个转音,抠几百遍,就为了台上那几分钟,甚至几十秒。不能出错,一点都不能。”他的语气变得异常认真,“台下坐着好多人,她们是专门来看你、听你唱歌的,你不能让她们失望。这份喜欢……不能辜负。”
林晞的心微微一动。她看到了他阳光笑容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近乎执拗的认真。她发送了一条简短的语音:“这样……会不会很累?”
“累啊,”他回答得很快,语音条里传来他干脆的声音,但紧接着是轻轻的笑声,带着点释然,“但喜欢嘛,没办法。而且……有时候也觉得挺神奇的,能用音乐或者节目,让别人开心一点,放松一点,哪怕就几分钟,也挺好的。看到她们笑,我就觉得……嗯,值了。”
下一条语音条的开头有更长的沉默,大约三四秒,只有轻微的电流声和他的呼吸。再开口时,他的声音里那点笑意淡去,带上了一种淡淡的、几乎难以捕捉的怅然和自嘲:“其实我有时候吧……也挺怕冷场的。怕大家觉得无聊,怕场面尴尬,所以……就总想闹腾点,拼命找话说,把气氛搞热乎起来。可能有时候挺吵的吧?尤其是我一激动就话多,语速还快,是不是特烦人?”
林晞的心像是被轻轻捏了一下,泛起一阵细微的酸软。她忽然理解了他那似乎永不枯竭的能量和笑容背后,或许藏着一份细腻的敏感和“希望被喜欢”、“害怕让人失望”的小心翼翼。她按住录音键,语气肯定而真诚,甚至比平时更柔和几分:“没有。真的。虽然有时候是有点吵,”她顿了顿,轻声补充,“但从来不让人讨厌。反而觉得……很温暖,像自带小太阳一样。能感染身边的人。”
这条语音发过去后,那边安静了足足一分多钟。就在林晞以为他是不是不小心睡着了的时候,一条新的短语音条传了过来。他的声音比刚才更低沉,也更柔和,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被理解后的轻微鼻音:“……谢谢啊。”
气氛变得柔软而静谧。又聊了一会儿,话题转向了更遥远的过去。
Lars: (语音条,带着笑)“哎我跟你说,我小时候学钢琴,那可真是血泪史!我就没有一分钟能老老实实坐在琴凳上的!我的钢琴老师拿尺子打手心,我就一边嚎啕大哭一边弹‘哆来咪’,眼泪都滴琴键上了!我妈说我那不是弹琴,是报仇!”
林晞: (语音条,笑得不行)“想象出来了……画面感太强了。那你后来怎么坚持下来的?”
Lars: (语音条)“后来?后来发现能弹周杰伦了!一下就来了!为了弹《晴天》,手都快搓出火星子了!”
林晞: (语音条)“我小时候倒是不闹,我就干坏事。偷偷在语文书上给所有古诗配插图,杜甫李白全让我画上墨镜和披风了,结果被老师逮到,差点叫家长。”
Lars: (语音条,爆笑)“哈哈哈哈!林晞你还有这黑历史呢!我想看!求图求真相!……哎不过你画画是不是就从那时候开始的?”
Lars: (语音条,语气变得怀念,语速慢了下来)“我爷爷家以前有个老式的,特别大的收音机,木头壳子的。夏天晚上,我就把它抱到院子里,对着满天星星,一个一个台慢慢拧,沙沙沙的响,就为了找音乐听。有时候能找到一个台放邓丽君,或者放国外的英文歌,就能安安静静听好久……那时候星星好像比现在多多了,也亮。”
“夏天”、“爷爷家”、“收音机”、“音乐”、“星星”……这些词语再次出现,像一把钥匙,轻轻转动了林晞记忆深处的某个锁孔。她似乎抓住了什么,但那感觉飘忽不定,难以捕捉。她正准备回复,一条新的语音条跳了出来。
开篇是他略带笑意的、压低的声音:“诶,你等一下啊……”接着传来几声轻微的窸窣声,像是他调整了一下姿势,然后是一声清脆的吉他拨弦声。“正好吉他就在手边,”他声音里的笑意更明显了些,“给你偷跑一下我昨天瞎写的几句旋律,不准笑啊,还没给任何人听过呢。”
随后,语音条里流淌出的不再是话语,而是一段轻柔而略带忧郁的吉他旋律。没有歌词,只是简单的和弦行进,却充满了情感,像是在安静地叙述着夜晚的心事。他的弹奏技巧很娴熟,指尖与琴弦的细腻摩擦声、他偶尔轻微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仿佛他就在身旁咫尺之处,为她一个人轻声弹唱。
林晞屏住呼吸,静静地听着。那旋律像温柔的潮水,透过耳机,轻轻漫过她的心防,在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着陆。她仿佛能看到他低着头,睫毛垂下一小片阴影,专注拨弦的样子,与舞台上那个光芒四射的他截然不同,却同样拥有直击人心的、甚至更私密的力量。
旋律结束后,语音条也到了尽头,末尾是他一声极轻的、似乎有点不好意思的呼气声。
林晞按住录音键,心脏在寂静中跳得有些快,她停顿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说道,声音不自觉地比刚才更软:“……很好听。”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悸动,“真的。”
很快,他回复了一条语音,声音里带着点如释重负和小小的、压抑不住的开心:“真的?你没骗我?……那就好。我还在改呢,总觉得哪里可以更好。”
夜更深了。他发来一条语音催促她去睡觉,语气温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很晚了,你快去睡吧。明天……明天还能聊吗?”
“好,”林晞也用语音回复,声音里带着同样的柔软,“晚安,黄子。”
最后一条语音条来自他,声音低沉而温柔,像一片羽毛轻轻扫过耳膜,清晰地叫出她的名字:“晚安,林晞。”
交流暂停。几分钟后,微信提示音再次响起。
Lars: “[歌曲分享:River Flows In You - Yiruma]”
Lars: “这首适合入睡。做个好梦。[月亮]”
林晞点开歌曲链接,戴上耳机。纯净温柔的钢琴声缓缓流淌,像月光,像河流,包裹住她。她靠在窗边,看着窗外遥远的星辰,回想着今晚一条条语音里的每一句对话、每一个语气、每一次停顿和笑声。他分享的疲惫与梦想,他的认真与敏感,还有最后那首只弹给她听的、温柔至极的旋律。
一种清晰而强烈的悸动在她心中蔓延开来,温暖而澎湃。她清楚地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他们不再是仅仅分享外卖和道歉的邻居,而是在这个寂静的夜晚,通过一条条浸满了情绪的语言,悄悄走进了彼此内心世界的重要的人。
她反复回味着他那条关于“怕冷场”的语音,心里涌起一种复杂的、柔软的保护欲。那个总是笑着闹着、仿佛永远不知疲惫的人,内心原来藏着这样细腻的敏感和小心翼翼的期待。
她很想,也非常愿意,再多了解他一点,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