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兰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她盯着甄嬛看了许久,似乎在判断她的话是否可信。
年世兰你为何要帮本宫?
年世兰冷冷地问道。
甄嬛一来,嬛儿敬佩大将军的赫赫战功,不愿见他蒙冤受屈;二来,若年家倒下,后宫局势必将大乱,嬛儿也难以独善其身。
甄嬛诚恳地说道。
年世兰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年世兰好,本宫暂且信你一回。但你若敢耍什么花样,本宫定不会饶你!
于是,甄嬛与年世兰达成了合作,她们决定从后宫和朝堂两方面入手,为年家洗刷冤屈。甄嬛日夜翻阅古籍,希望能从中找到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在一本古老的史书中发现了一段前朝皇后与大臣勾结,陷害忠良的记载,其手法竟与如今年家所遭遇的极为相似。
甄嬛将这一发现告知了年世兰,两人经过一番分析,怀疑当今皇后也在暗中与朝中某些大臣勾结,企图陷害年家。
年世兰定是那皇后!她一直视本宫为眼中钉,肉中刺,如今见哥哥得势,便想出这等毒计!
年世兰怒不可遏,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
甄嬛娘娘,光凭猜测还不够,我们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
甄嬛冷静地说道。
经过一番秘密调查,她们终于发现了皇后与朝中大臣勾结的蛛丝马迹。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甄嬛和年世兰的心腹悄然潜入了皇后的亲信——一位朝中大臣的府邸,在书房中找到了一份密信,上面详细记录了他们陷害年家的阴谋。
拿到证据后,甄嬛和年世兰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将其呈递给了皇帝。皇帝看到证据后,龙颜大怒,拍案而起:
皇上皇后竟然做出这等事来,实在是可恶至极!
然而,皇帝毕竟是一国之君,他深知此事关乎重大,不能仅凭一时之怒就贸然行动。为了大局考虑,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决定暂时隐忍,等待时机。
与此同时,年羹尧在朝堂上也察觉到了皇帝态度的变化。以往皇帝对他总是恩宠有加,如今却变得冷淡而疏离。年羹尧心中十分不安,他深知自己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
回到府邸后,年羹尧彻夜未眠。他深知自己树大招风,如今朝堂上的局势对他极为不利。为了挽回局面,他决定收敛自己的行为,并向皇帝表示忠心。
第二天,年羹尧上朝时,一改往日的嚣张跋扈,态度变得谦卑恭顺。他向皇帝上奏时,言辞恳切,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忠诚和感激之情。
然而,朝中的一些大臣仍然不肯放过年羹尧。他们见皇帝没有立刻处置年羹尧,便继续联名弹劾,列举了年羹尧的种种“罪行”,要求皇帝严惩。
在朝堂之上,一场激烈的争论就此展开。支持年羹尧的大臣与弹劾他的大臣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整个朝堂一片喧嚣,仿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皇上,年羹尧居功自傲,结党营私,若不加以严惩,恐日后成为朝廷大患!”一位大臣义愤填膺地说道。
“皇上,年大将军战功赫赫,对朝廷忠心耿耿,这些所谓的‘罪行’,不过是有人蓄意陷害,请皇上明察啊!”另一位大臣则为年羹尧极力辩护。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脸色阴沉得可怕。他心中明白,年羹尧的势力确实已经威胁到了皇权,然而,此时若贸然处置年羹尧,不仅会引起朝堂动荡,还可能引发边疆战事。毕竟,年羹尧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极高。
皇上此事朕自有定夺,众爱卿不必再争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