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力量的一段话:
“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就是,说起床就起床,说做就做,说玩就玩,说收心就收心,拿得起放得下。做没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永远留给明天。”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时间,而是拖延。
很多时候,打败一个人的不是生活的磨难和挫折,而是“下一次”和“等明天”。
长期习惯拖延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一团乱麻的,一定是跟内耗,焦虑,无力,懊悔这些负面情绪相关的。
拖延就像一种慢性毒药,会在悄无声息中侵蚀掉原本意气风发的人生。
拖延的本质要么是因为太懒,要么是因为恐惧。
常言道: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人生就是一棵树,不努力向下扎根,是很难枝繁叶茂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注定一生蹉跎。时间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勤奋的人,自然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懒惰的人。
事情不会因为你恐惧而消失,而会因为你面对而得到解决。习惯拖延的人,往往在潜意识当中都是自我怀疑的,恐惧未知的困难,恐惧他人的评价,害怕被嘲笑,被批评。拖延的最大坏处还不是耽误,而是会使自己变得犹豫,甚至丧失信心。不管什么事,决定了,就立刻去做,这本身就能使人生气勃勃,保持一种主动和快乐的情。
一个人一旦出现明天开始努力的想法,而不是从现在开始,从此刻开始,那么明天的结果大概率将是虚度光阴。
常言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行动是治愈一切的良药。这世界从来不缺完美的计划,缺的是说干就干的行动力。想,全是问题,做,才会有答案。
人生在世,靠人者自困,靠己者自渡。生活是场苦旅,很多事情你得自己面对,做没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
这无法重来的一生,你只能靠自己,你可以内向,可以慢热,甚至可以不合群,但你务必要勇敢,去披荆斩棘,去追风逐浪,去救自己于这人间水火。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犯错和摔跤,而是等待和拖延,犹豫不决是最大的敌人,想到了就立马去做,先完成,再完美,美好的生活源于奔赴,而非等待。
去读书,去运动,去思考,去突破,就是不要犹豫和内耗,时光珍贵,你得把它浪费在美好且有意义的事情上。
哈佛大学有一条校训: 你所浪费的今天, 是昨日死去之人奢望的明天, 你所厌恶的现在, 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人生一世,昨天是回忆,明天是期待,今天才正当其时。告别拖延,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行动力,是对平庸生活最好的回击!
董宇辉:“打游戏、刷短视频当然很爽,但爽完后是极度的空虚;早起跑步、啃专业书当然很累,但累完后是满满的幸福。”
低级的快乐放纵即可获得,高级的的快乐,只有克制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是自律的自由,自律是人生信条,行动是最好的自我救赎。
毁掉一个人的最好方式,让他对低级快乐成瘾。所有那些看起来很爽的东西,都是瞬间的感觉,这种毫无营养的低级快乐,会无形之中慢慢拖垮他。
打游戏、短视频、游戏、偶像剧这些或许就是低级快乐。这些快乐可以让人轻易获得,而又沉迷其中,过后让人极度空虚毫无所获。
快乐是不能走捷径的,所有的快乐都意味着艰辛的努力。人类所有真实的快乐,一定是恒久的努力。
正如罗素所说:“人的放纵是本能,自律才是修行,短时间让你快乐的东西,一定能够让你感到痛苦,反之,那些让你痛苦的东西,最终都能让你功成名就。”
快乐只是责任的副产品,脱离责任去追求快乐,最后得到的一定是痛苦。而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稻盛和夫曾说:“把时间放在床上,成就了体重;把时间放在书上,成就了智慧;把时间放在锻炼,成就了健康;把时间放在勤劳,成就了财富。
把时间放在市场,成就了事业;把时间放在家庭,成就了亲情;行动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心用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提升自控力,才能掌控人生。”
低级的欲望,通过放纵便可得到;高级的欲望,通过自律方能得到;顶级的欲望,通过煎熬可能得到。
这世上哪有什么一蹴而就的成功,所有逆袭都是有备而来,所有光芒都需要时间才能被看到,一切幸运都是努力埋下的伏笔。
自律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向往。成年人顶级的自律是读书,存钱,运动。读书,可以滋养你的心灵;存钱,可以保障你的未来;运动,可以强壮你的身体。
自律的前期是兴奋,中期是痛苦,后期是享受。如果觉得一下子改变很难,我们不妨从小处着手,早起10分钟、每天坚持读书、每天坚持存钱,每周适度运动,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自律所带来的益处,终会让你迎来华丽的蜕变。往后余生,愿我们把自律变成本能,收获向上的人生。
一日之计在于晨。
流年匆匆,时光如瀑。
在这漫漫人生路上,很多事情都如过眼云烟,转身便消散。
与其苦苦纠缠,不如顺其自然。
但惟有一件事,需要我们不断坚持,那就是——早起!
所有能坚持做到的人,最后都过上了畅快人生。
南怀瑾就曾说过:
“能控制早晨的人,就能控制人生。”
早起,是一个人最高级的自律!
早起,拥有人生掌控权
奥巴马曾在大选时被问道:“你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我总是提前。”
早起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一直走在别人的前面,优先抓住生活的主动权。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在网络世界,玩着玩着就到了凌晨,等再次醒来,已经是中午十二点。
昏昏沉沉一下午,晚上再接着熬……
长久如此反复,只会越来越懒,最后脑袋空空、无所事事,人就废了!
毕竟,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每当日出你还在被窝做着梦时,别人早已开始锻炼、阅读、工作,走在为梦想拼搏的路上了。
科比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王健林一天的行程从5点开始;苹果创始人乔布斯4点就起床锻炼;李彦宏每天早上6点整“被机会叫醒”;……
这就像我们老话常讲的,早起的鸟儿才有虫吃,如果连早起都困难,还何谈掌控人生。
早起,让你身心更健康
清晨一边锻炼,一边听书,顺便再熬个粥,你会发现,这样的一天,能量满满。
古语有言:早起三光,晚起三慌。
千万不要小看早起的那一点点时间,哪怕每天只是早起一小时,一个月就比别人多了30个小时,一年就是360个小时。
这360个小时,你可以用来学习一门技能,可以多看几本书,也可以规律的健身打卡……而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样被拉开的。
想要活的更加从容,就必须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若是因为赖床几分钟,留给你的只能是急匆匆的穿衣洗漱,焦头烂额的追赶公交,因赶时间来不及吃早饭,最后一天都是怨气满满,工作也会心不在焉……
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 “你是怎样的人,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自律,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好。
早起,或许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习惯。
但只要坚持,它给一个人带来的改变,却常常是了不起的。
请记住:早起让人自律,越自律,就越优秀;越努力,就越幸运。
夜晚的月亮再好看,也比不过清晨太阳给人带来的希望。
俗话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起的人,更懂得体验生活的快乐;早起的人,更懂得拥抱平凡的美好; 早起的人,更懂得享受时间的充实;想要成功,就要与人性的弱点对抗。
养好有限的精力,把抱怨化作动力,你才能拥有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难免会随口抱怨几句。
然而,若是过度陷入抱怨挟恨的泥淖中,即使能力再强,也会输掉一切。
一个人真正的精神自律,是改变不了环境,就去适应环境。
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环境,少抱怨,多提升自己,将能量内收,便是对心灵最好的滋养。
人一旦过度思虑,那就是在给自己的精神施压。
长此以往,只会让你的生活陷入一潭死水。
作家余华曾说:
“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自己心里的戏太多了。”
在这个人人内耗的时代,人很容易把事情往坏处想。
真正精神自律的人,从不会让自己陷入无谓的内耗。
遇上问题就解决问题,碰到烂人烂事就躲远点。
摒弃无用的想法,放下无意义的念头,你才能享受到精神自律的快乐,抵达进阶的人生。
一个人想要改变现状,那就别停下成长的脚步。
不知何时开始,我们逐渐丧失了成长的能力。
有没有注意到,你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学一门新技能了。
每天回家只想瘫在床上刷手机,放纵自己享乐的本性,却不知你正在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
所谓的成长,就是在与本能对抗的过程。
只有克服人性的弱点,强迫自己做有门槛的事情,你才能享受到更高级的人生。
一个人越喜欢跟人比较,就越容易被思维的牢笼桎梏。
只有戒掉较量的心思,一心做好自己的事,你才能赢得命运的青睐。
我们都是远视眼,总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我们也都是近视眼,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幸福。
无论到了什么年纪,我们好像都活在比较中。
小时候比成绩,长大后比工作,老了就比谁的孩子更孝顺。
但能做到精神自律的人,总能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他们从不会陷入攀比怪圈,就算看见别人的光鲜亮丽,也不会拿自己的狼狈去比较。
从现在开始,稳住心神,不动声色地强大自己,属于你的自会悄然到来。
真正的自律,不是往外,而是往里。是在精神上提出要求,再将这种要求,潜移默化成做人做事的准则。
成年人的自律,从不是简简单单的变美变瘦。
而是能战胜自己的本能,向内寻求突破。
当你明白了这一点,做到不断进化自己,想要的自然都会水到渠成。
你每天每天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吗?
控制自己的时候不要干某事的时候,脑子里也能不去想吗?
想来想去还是将手伸了过去!
我每天也会花时间去玩手机,但随时可以停下!
不是我有多强的自律能力,而是手机对我的吸引力有限!
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都遇到过自己无法抗拒的吸引力,不论这样的吸引力是来自一个人还是一件事物。我们总是无法自拔的深陷其中。但这并不是这个人还是这件事物所具有多大的吸引力导致的。
而是我们自己没有一个强大且稳定的内核,这个强大且稳定的内核,可以随时将我们自己从被吸引的幻境的拉回来!让我们重新做出选择,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正是有这样的强大且稳定的内核存在,我们不怕被迷惑,不怕被吸引,也不怕沉浸其中!我可以在想要被吸引的时候吸引,想要解脱的时候解脱!
这才是真正的随心所欲!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的这个特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阅读中不断的内化而来,当你见过大海,就不会沉浸于湖泊,当你见过大漠,就不会沉浸于荒原,当你阅读过浩渺烟海的著作,你就不会被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和绝大多数思想所控制!
所以,去读书吧!你也会拥有一个强大且稳定的内核!
《皮囊》里有这样一段话:“常常熬不住的时候也想找个靠山,可是你怎么找都会发现,有的山长满荆棘,有的山全是野兽,所以你应该是自己的那座山。”
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主宰,我们在不闻不问的日子里,与曾经的自己悄悄告别,让失去的失去,让拥有的拥有,三餐四季,灯火可亲,拥有温暖和爱。
每一个想要在未来站稳脚跟的人,都应该学会在当下打磨自己,积累自己的实力。
专注和毅力,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
古罗马西塞罗说过:“任凭怎样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使之有所成就。”
深耕自己恰恰最需要专注和坚持,深耕细作是聚焦、是精进,是在一个领域内创造无可替代的价值,让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高手。
很多事情,做了不一定马上有结果,但坚持下去就会看到希望。
风可以轻易把蒲公英吹得四处飞散,却不能将扎了根的小草拔起。
参天的大树,不是因为树枝争气,而是因为根部生得扎实。
人亦是如此,一个人只有不断深耕,增加自己的分量,才不会被时代的洪流冲击。
深耕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资。很多人以为投资是买股票、投基金,其实最大的投资是自己——你的知识、你的技能、你的心态。
想要快速成功的心态,让许多人迷失在追求外界机会的路上。
看着别人升职加薪,就急于跳槽;看到朋友做副业成功,就也想跟风尝试。
然而,这些短期行为往往让人无法真正沉下心来提升自己。
机会从来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当你不断提升自己,机会自然就会到来。
正如《少有人走的路》里说:“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
深耕自己,正是最自律的行为。
它需要你放下对外界的急功近利,转而专注于自己,通过持续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生活不会总是立竿见影,但时间会证明你的努力。
当你不断深耕自己,未来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那些最成功的人,往往不是一夜成名的,而是通过长年累月的努力,成就了他们今天的地位。
请放下急躁和不安,踏踏实实地深耕自己。你会发现,当你够强大时,未来自然会向你敞开大门。
被人民日报这段话鼓励到了:“自律和不自律,都会吃苦,不同的是,自律的苦会让人生越来越甜。”
你一定要狠下心来去努力,努力变成一个很厉害的人,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你的计划!
退出不合适的圈子,不合适的人,断开不如意的感情,告别过去,做真实的自己。
记住一句话,未来都是惊喜,你生来本应为高山并非草芥。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蒋方舟:“人一旦堕落,哪怕是短暂的几年,上帝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收走你的天赋和力量。”
世界上什么都不公平,唯独时间最公平!
如果你整天这样,不读书不运动,不节制消费,不自律无兴趣无爱好,无目标无期望,生活是不会变好的!
努力不是为了得到更多,而是为了人生有更多的选择。
努力的意义:大概就是当好运来临的时候,你觉得你值得。所以,从现在开始努力,一切都还来得及,别在最好的年纪,辜负了最好的自己。
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无论当下你在经历什么,都要调整好心态继续前行,继续努力。
总有人嫌你不好,也总有人觉得你哪里都好,爱你的人自然爱你,不爱你的人说再多也无用,所以,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最为重要。
始终相信上天安排我到哪里,都是为了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遇见该遇见的人,熬得住无人问津的寂寞,才配得上诗和远方。
努力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先有量变才能引发质变。
这个过程,如果沉不住气只,耐不住性子,获得的就只能是焦虑,而非想要的成果。
你要藏好懦弱,世界大雨磅礴,万物苟且而活,无人为你背负更多。
季羡林先生说:“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天命不可违,人事尤可追。凡事懂得向上走,向下看,向内求,便是在尽人事,也是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
向上走。徐悲鸿在《未知》中写道:“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安于现状,会给我们带来短暂的欢愉;沉溺其中,终将留给我们长久的伤悲。鲁迅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唯有不断打破舒适圈,向上走,才能保持不竭的生命力。饱尝破茧的苦,才能迎来蝶变的甜。
向下看。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这世上力争上游的人不少,但肯踏实努力的人不多。想,可以壮志凌云;干,还是要脚踏实地。好高骛远的人,容易在幻想中迷失方向;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在现实中创造辉煌。唯有看清脚下的路,用心走好每一步,才能超越极限,创造奇迹。
向内求。《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很多时候,一个人能不能有所成就,取决于一个人能不能经常自省。古今成大事者,无一不经过“自省”这条自我修炼之路。遇事先从自身找原因,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孟子在《离娄章句上》中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难,但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它,却不容易。普通人之所以普通,在于凡事向外求,因无力掌控而变成被动;成事者之所以事成,在于凡事向内寻,尽心竭力变被动为主动。人到中年才明白,懂得自省,凡事向内寻,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杨绛在《杂忆与杂写》中说:“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每个人都可以真诚地投入一种自我完善中。余生,学会逼自己一把,告别舒适,去重新审视自我,去做艰难,但该做的事。把自己从停滞中打捞起来,在拔节生长中,把人生推向更高的地方。
作家吴军曾说过:“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归根结底在于两点:一个是自律,另一个是自由。”深以为然!
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喜欢打麻将,每天早上睡到日上三竿;喜欢逛街,买完东西后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
可是这类人,往往都很难有所成就,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平庸。
而那些优秀的人,他们有着很强的自律力,能够管住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有所进步。
清末名臣曾国藩,40岁之前屡试不第,蹉跎半生。
在京参加会试时,他立志要考取功名,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并立下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座右铭。
此后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记日记,反省自己当日言行,并严格要求自己。
经过不断努力和实践,最终成为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成功的路上,从来都没有捷径。
美国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洛克菲勒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就是那些自律者。”
纵观古今中外,所有成就大事的人,无一不是自律的结果。
自律决定你的高度,有了自律,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稻盛和夫的一段话点醒了我:“把时间放在床上,成就了体重;把时间放在书上,成就了智慧;把时间放在锻炼,成就了健康;把时间放在勤劳,成就了财富;
把时间放在市场,成就了事业;把时间放在家庭,成就了亲情。行动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心用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提升自控力,才能掌控人生。”
· “世界上最厉害的女孩子,是说起床就起床,说睡觉就睡觉,说做事就做事,说玩就玩,说收心就收心,说不爱就不爱。"
一定要狠下心来努力变成一个很厉害的人,我自光芒万丈,何须他人半点光。
山本耀司说:“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