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看着我激动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行了行了,吃饭吧!菜都快凉了。对了,那个福建小男生,你可得跟人家互相照顾,别总想着让人家照顾你。”
祝砚月“知道啦妈!”
我夹起一块排骨塞进嘴里,心里甜滋滋的,比蜜还甜。
吃完饭,我赶紧跑回房间,给周诣涛发消息:
祝砚月“周诣涛!我妈同意我去青训营了!咱们可以一起去上海了!”
没几秒,手机“叮咚”一声,是周诣涛的回复,还附带了一个开心的表情包:
钎城.周诣涛“太好了!我就知道阿姨会同意的。”
我看着屏幕,忍不住笑出了声,手指飞快地敲着键盘:
祝砚月“那可不!我祝砚月出马,还有搞不定的事儿?等着吧,到了青训营,咱俩一起努力,肯定能成为最厉害的搭档!”
窗外的晚霞已经褪去,夜色渐浓,空调依旧在“嗡嗡”作响,可我心里却像揣了个小太阳,暖烘烘的。
我知道,去青训营的路肯定不会轻松,但只要能跟周诣涛一起,再难我都不怕。
这个夏天,因为一个约定,因为一份支持,变得格外有意义。
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在上海的青训营里,我和周诣涛一起训练、一起努力的样子,也仿佛看到了,我们站在赛场上,一起发光发热的未来。
从妈妈点头同意那天起,我房间的书桌就成了“打包战场”。
先是翻出家里最大的行李箱,把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往里塞,转念一想上海冬天没有暖气,又吭哧吭哧把妈妈新织的厚毛衣拽出来压在最底下;接着把攒了半年的零花钱换成两大包东北辣椒面、两罐酸菜,甚至偷偷揣了包王大爷烤串的秘制调料——万一周诣涛想念这口,还能在宿舍整个“简易烤串”。
每天睡前都要对着清单念叨一遍:充电器、耳机、身份证、妈妈塞的暖宝宝、给周诣涛带的冻梨……生怕漏了啥。
连做梦都在收拾行李,梦见自己抱着辣椒面在上海街头狂奔,醒来一摸枕头,笑得嘴角都酸了。
出发前一周,我跟周诣涛敲定了见面地点——上海虹桥机场附近的一家咖啡馆,他说从福建飞过来比我早到半小时,会在窗边等我。
我对着手机屏幕反复确认地址,连咖啡馆的名字“拾光”都在心里默念了十几遍,想象着见面时的场景,指尖都忍不住发烫。
终于到了出发那天。
天还没亮,妈妈就起来给我煮了鸡蛋,红着眼眶把最后一袋煮玉米塞进我背包:“到了那边别不舍得吃,玉米凉了就微波炉热一下,别吃凉的。
去机场的路上,妈妈的嘱咐就没停过,从“衣服要勤换”说到“别跟人吵架”,到最后声音都带了点颤:“要是训练太累就跟妈说,咱不逞强,家里永远是你的退路。”
我坐在副驾上,看着妈妈眼角的细纹,鼻子一酸,赶紧别过脸看向窗外,把到了嘴边的“妈我舍不得你”咽回去,扯出个笑脸:
祝砚月“妈你放心,我可是祝砚月,到了上海肯定照顾好自己,还能照顾周诣涛呢!等我打比赛赢了,就接你来看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