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高悬,晚间的夜风也带着股子寒意,稳步往这边走的庆帝身上又加了一身墨色大氅。
彼时风絮还在读着红楼,听闻庆帝往这边走,才扔下手中书册,朝游怡开口询问:“陛下晚膳用了吗?”
游怡轻声道:“娘娘,陛下方才处理完宫务,便径直往这边来了。想必这会儿,晚膳还未用呢。”
已经想清楚的风絮不再同她争论什么,顺着她的话开口。
“去准备吧。”
说完,风絮整理了一下衣袖,往围炉边靠了靠。
庆帝进来的时候,风絮已经被暖意烘出几分睡意了,被庆帝随身带来的寒意扑了一脸,这才清醒几分。
庆帝解下大氅,递给一旁候着的侯公公。他注意到她瞪得溜圆的双眼,唇角微微上扬,轻笑出声:“这会儿功夫就犯困了?”
看着衣襟上的金线折出几道碎光,随着摇曳的烛火映入风絮的眼眸,那光芒仿佛为她的眼神添上了一抹灵动的色彩。
庆帝心头微颤,不由自主地伸手,轻轻替她撩起额前几缕碎发,温柔地绕至耳后,指尖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温热。
风絮往后撤了撤,“屋里一暖,困意都生出不少。”
庆帝也不在乎她的态度,要真较真起来,从她入后宫也没给过他几个好脸色看。
说话间,晚膳便都摆了上来。
庆帝握上她的手,径直朝桌边走去。
风絮被拉着往前走,视线落在交缠在一起的双手上,却又很快被庆帝的话头移开。
“今天见了范闲了?”
庆帝问的随意,风絮眼睫轻颤,没的生出一丝害怕:“嗯。”
毕竟,她话有些多了。
“那你觉得他怎么样?”庆帝拉着她坐的很近,风絮垂首间就能闻到庆帝身上的熏香。
庆帝语气随意的有些像唠家常一般。
“文采好,性子瞧着也不错。”本着多说多错的想法,风絮讲的很收敛。
尽量保持客观。
“哦,对,他还写了一本叫红楼的书,据说在京都很受欢迎。”
“那他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庆帝没动筷,继续问。
风絮侧首看他,不解问:“陛下今日为什么一直在提范闲?”
庆帝这才抬筷替她夹了几筷菜,不紧不慢开口:“有点好奇。”
“你一直对这些都不是很感兴趣,为什么偏偏这个范闲能入你眼,昭昭,我有些好奇。”
风絮不知道怎么答。
“所以,他有什么特别的点是我不知道的?”图穷匕见,庆帝眉梢都跟着上挑起来。
昭迢宫备受庆帝青睐,这在皇宫中可谓尽人皆知。
新制的宫灯早早地便悬挂起来,柔和的烛光摇曳生姿。
光影交错间,那明灭不定的烛火将斑驳的阴影投射在庆帝的面容之上,令人难以捉摸他此刻的情绪,是喜是怒,是哀是乐,都被这光影遮掩得严严实实。
只有一点惧怕,可能确实会让人惶恐不安,可最初的害怕和畏惧过去后,风絮只觉债多不压身,在周遭跪了一地宫人后,心绪平静的出奇的快。
不慌不忙抬筷将庆帝夹的菜都挑出,冷淡矜持的样子漂亮极了,庆帝眯了眯眼,视线落在她颈处,“那陛下为什么对他青睐有加?”
“也是因为晨郡主?”她声音一顿,抿唇继续道:“只如此?”
装模作样。
说完,风絮扶开庆帝搭在她肩上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