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是结束了熬人的科考,出了贡院顾廷烨不顾疲惫第一时间就回了小院找曼娘。
曼娘看顾廷烨精神还算不错,提前准备好了酒菜,待顾廷烨沐浴更衣后便可享用。
曼娘想着顾廷烨就是这次科考之后,为杨无端抱不平触怒了官家,不仅取消了这才科考名次,还被下旨五十岁之后才能再次科举,算是彻底断了科举入朝之路。
正所谓福祸相依,科举之路断了,才有顾廷烨之后远走禹州的从龙之功,青云直上的新贵之路,
曼娘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提醒顾廷烨,会不会影响他的未来仕途,想了想还是隐喻规劝了一番,让他低调一些。该说的都说了,至于听与不听,全靠顾廷烨自己的选择。
科举放榜之日,除了盛长柏和上一世不同名列一甲外,其他人还是走着原来的命运轨迹。
顾廷烨榜上无名,不止自己难以置信,老候爷顾偃开也是心急如焚,托关系找门道四处打听原因。
知道具体原因以后父子两人大吵一架,关系越发的岌岌可危。
这一切都和曼娘没有关系,曼娘默默数着日子,想着要是顾廷烨能坦白自己就老老实实跟着他,反之顾廷烨存心试探自己,自己在他身上也吸收不了气运了,不如趁机一掰两散,各自安好。
只是需要好好谋划,不能向上辈子一样卷了钱财跑路,不然顾廷烨后面肯定不会放过自己。离开了顾廷烨,曼娘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根本护不住自己,如何生存都是问题。
日子就这样过着,常嬷嬷和曼娘还是不对付,眼不见心为净,两个人谁也不想搭理,在顾廷烨在时维持着表面和谐。
常嬷嬷这日刚出门买菜,没一会便行色匆匆的带这个空竹篮回来了。
曼娘心有所想知道应该是顾廷烨被赶出侯府了,状似面上不解的柔声询问:嬷嬷如此慌张,是出什么大事了吗?
常嬷嬷皱紧眉头,焦急的来回踱步,道:老天爷呀!你真是命运弄人。父子两人真成了冤家,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曼娘,你好生待在家中,二郎,他出大事了,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像是想起了什么,常嬷嬷没空理曼娘焦急的询问原因,急忙又出门去了。
曼娘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等到星月满空,顾廷烨才伶仃大醉跌跌撞撞的回到了小院。
顾廷烨抱着曼娘哭的痛彻心扉,如同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一样。
可能是骨子里猜疑,顾廷烨直到最后还是没向曼娘说出自己还有白氏给自己留下不菲资产。只是告诉曼娘自己一无所有了,以后要过苦日子了。
曼娘只是默默陪着顾廷烨发泄情绪,心里忍不住叹息顾廷烨还是不相信自己,靠在顾廷烨的肩膀说:“二郎,只要你不离我便不弃。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多日之后,顾廷烨自知已经科举无望,决定弃文从武,离开汴京。他急于寻找机会,摆脱顾府的阴影,自己门户。
前途未定,顾廷烨预感未来可能会有一场不小的腥风血雨,危难之时,自己才有机会,富贵险中求。带个曼娘一个貌美的女子实在不安全,决定等一切曼娘在汴京等待,安定再接曼娘过去。
送别那日,渡船离开的时候是傍晚。
霞光满天,曼娘给顾廷烨跳了一曲舞,绮罗翻飞,舞袖飘扬。湖中楼亭接船渡,佳人翩舞候郎君。
顾廷烨只知道曼娘会唱小曲,还是第一次看曼娘跳舞。衣袖无风而起,不知惊艳了多少人。
后来很多次午夜梦回,顾廷烨都无比后悔没带曼娘离开。
预想千百次的重逢,却始终站在梦中,似那水中月 镜中花,触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