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多的光景,很多事情已经是物是人非,汴京城经历了数次血雨腥风的洗礼。 更换了新主人,整个国家迎来了新的统治者。
一切表面好像都没有变化和前世一样的轨迹前进着,背地里的暗流涌动却悄无声息。
命妇女眷们都在拜见沈皇后,只听到有侍女来禀报:恒王侧妃到!
未见到人先听到了一道婉转动听的女声传来,“母后”,众位夫人循声看去只见一位锦衣华服的宫装丽人款款而来。
她身形纤细,体态婀娜,一张鹅蛋脸型的面庞,面色如玉,肌肤赛雪,秀眸如秋水一般明澈,眼波流转间又似含情脉脉。
美貌非常,观之可亲。当真是位百闻不如一见的美人,难怪能让恒王殿下一见倾心成为皇子侧妃。
曼娘小腹微鼓,正由一位嬷嬷小心搀扶着走进殿内。
沈皇后第一时间看的就是曼娘的肚子,比之前几日似乎又大了一些。
面带笑容的吩咐侍女准备软椅,沈皇后语气嗔怪道:“曼娘,你这孩子就是太守礼,有着双身子,应该好好养胎才是。请不请安的,有那个心意就行了。早日给本宫生个大胖孙子,才是最重要的大事。”
赵氏皇族子嗣艰难是出了名的,这皇位要不是先帝无子,也轮不到现在的新帝捡漏继位。
沈皇后只有赵英策一个儿子,自然希望他人丁兴盛,自己能早日抱上孙子,家里是真有皇位继承。
恒王妃因病早逝,没有留下子嗣。恒王府多年来只有侍妾出的两个女儿,算的上子嗣艰难了。
沈皇后对于曼娘这一胎是寄予厚望,虽然不满曼娘不是名门闺秀出身,但是若是这胎是个男孩香火有继,扶正也是可以商量的。
毕竟自己儿子对曼娘情有独钟,一开始也是坚持要娶曼娘为正妃,只不过当时局正是动荡,加上先王妃病逝不到一载就先立为侧妃了。
新帝登基,朝堂并不是很安稳。
命妇官眷来宫里给皇后请安,自己身为儿媳不出现,传出去也不好听。
曼娘温声细语的道:儿臣自然是听母后的,是孩子想给祖母请安 。
沈皇后听闻更是开心,和曼娘旁若无人的聊着关于孩子的情况,众夫人不敢贸然插嘴,边听着边附和。
曼娘随意一撇,在众位夫人之中看到了妇人打扮的盛明兰。
虽然没了顾廷烨求旨赐婚盛家嫡女,但盛明兰还是兜兜转转被嫁给了顾廷烨。
曼娘之前和盛明兰没有交集,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交集,便移开了目光。
等盛明兰回了澄圆,晚饭已经备好。
有些诧异的是顾廷烨难得在,慵懒随意地躺在软榻上就着灯光看兵书。
看见盛明兰回来,顾廷烨便放下书起身坐到桌边凳子上准备用餐。
席间,两人都是沉默寡言,盛明兰似乎有些想打破沉默,说起了今日进宫发生的事。
顾廷烨默默听着,说到那个恒王侧妃,大家只知道是平宁郡主的远房亲戚,姓郭,自幼体弱养在道馆之中。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恒王对其一见倾心求娶成为了恒王侧妃。
除以之外其他的信息却鲜为人知,是一个充满传奇与神秘的女子。
当顾廷烨听到恒王侧妃闺名“曼娘”,失神打碎了茶盏。
迎着盛明兰疑惑不解的目光,顾廷烨只说是自己失手。
但顾廷烨眼神恍惚,神色没有了从容淡然,正常人都能看出他的不寻常,
顾廷烨不想说,盛明兰也不好继续追问。
顾廷烨知道恒王侧妃不可能是自己的曼娘,但猛然听到这个名字还是没忍住不激动。
晚上顾廷烨又是一个人宿在了书房,盛明兰并未阻拦,两个人都习惯了这种相敬如宾的相处模式。
自从知道了恒王侧妃的闺名,在顾廷烨心中就隐隐升起了期盼,虽然理智告诉她曼娘已经葬身火海。
顾廷烨无比后悔当时没有带曼娘走,可是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
自从知道自己走后不久,曼娘因失火而丧命,自己一直都在追查原因,可惜至今一无所获。
恒王侧妃的闺名终究是引起了顾廷烨的注意,有了方向顺着线索查下去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