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落了雪。雪有些大,鹅毛般,纷纷扬扬,落在琉璃瓦上,身着孝衣的宫中人身上。
雪下得及时,雪中之梅应当及其好看,可惜无人欣赏。
三日前,皇后娘娘驾崩了。
本来在千里之外的陛下,今日便赶了回来。
他发了好大火,负责医治皇后娘娘的三位太医遭了殃,陛下以医治皇后不尽心之罪,赐死了。
就连太医院众人,也被罚俸半年。
一旁的太子也遭了殃,说他不早些告诉他皇后病重;往日最受宠爱的怀安公主也挨了骂,骂她为何不早些告诉他。
太子和公主红肿着眼,只望着皇后的棺椁,不发一言。
陛下一向温和宽厚,自他登基以来,很少发这么大火。
他骂完太子和怀安公主,便骂后宫众人。
骂她们日日夜夜,不让皇后省心。
因此 ,每人罚俸一年。
没有人反对,只是哭泣着皇后的崩逝。
太医在赴死前禀报,皇后娘娘是操劳过度,心情抑郁,才致使病情加重,乃至崩逝。
啜泣声不绝于耳,皇上的心却愈发疼。
“父皇此去是为维护江山社稷,保家卫国。母后一再嘱咐,不许将她病重之事告诉父皇,以免父皇担忧。”一人含着哭腔开口。
开口的是三公主,良贵妃之女,今年只十二岁。
三公主是除了太子与怀安公主之外,最得皇后宠爱的公主,平日里与怀安最是交好,今日见父皇骂怀安,心中不免替怀安委屈。
是母后不许父皇知道的,与怀安姐姐何干?更何况,父皇哪回与母后说话,没惹母后生气?
母妃说过,父皇回来,只会加重母后的病情。
怀安姐姐与太子哥哥本就伤心,父皇还一回宫便训斥他二人。
陛下听了这话,愣了许久,才道:“退下。”
声音里满是疲倦。
良贵妃闻言,轻嘲的笑笑,眼里满是嘲讽,若是细看,还有些许恨意。
明明早已马前泼水,却偏偏装作鹣鲽情深,当真是可笑至极。
太子扶起怀安,怀安掀起眼皮看了陛下一眼,转身便走,连礼都未行。
众人见太子与怀安公主都走了,便齐齐行礼退下。
陛下在众人行礼时,便背过了身。
他一手扶着棺椁,一手拭泪。
“宁卿,你为何这般狠心,为何,不等等我?”
宁卿,是陛下为皇后娘娘取的字。
“你为何不让他们告诉我?我还差十日,便到京城了。”为何不等他,便行大殓之礼?
方才威风凌凌的帝王,此刻泣不成声。
怀安与太子出了灵堂,便回了专供他二人休憩的文宜殿正殿 。
方才进殿,怀安便将头埋在太子怀中,大哭起来。
怀安是长女,母亲逝世,一切琐事都等着她。
可她才及笄一年有余,是个刚失去母亲的姑娘。
她接手宫中大小事,连哭都来不及,只能偷偷在无人处抹泪。
她已然三日未合眼。
她强忍着悲痛,不在众人面前落泪。方才父皇的训斥,使她愈发想哭。
太子今年方才十四,见阿姐哭的伤心,一言不发。
他说不出安慰的话,只能轻轻拍阿姐的脊背。
往日阿姐伤心时,母后也是这般安慰她的。
“我没有母后了。”怀里人带着哭腔。
太子愣了一下,道:“阿姐,你还有允祺,别怕。”
允祺是太子之名。
他不敢说还有父皇,父皇是帝王,不是他们可以依靠的父皇,这是母后嘱咐他们二人的。
往日母后与父皇相敬如宾,父皇对他们二人疼爱有加,是他们忘了,父皇是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