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柴安和康宁正在商量婚事,柴家甚至都已经将聘礼送了过来,只不过柴安却被康宁给指使回洛阳摘红梅去了,并不在京城,所以便给了柴大娘子可乘之机。
这件事说起来还有福慧阿婆的由头,她与柴大娘子是姐妹,平时没少跟柴大娘子说福慧的坏话,什么性格彪悍,打骂夫君等等。
本来还有三份同意的柴大娘子立马改变了主意,这郦家的娘子绝对不能进柴家的大门,思来想去便有了一个主意。
这日,郦家要给柴家送回礼,但没过一会儿,却被柴家的人给退了回来,那柴家婆子说了,“郦娘子,这活鱼在路上就变成了死鱼,实在是不吉利,不然将鱼换成金的,筷子换成银的,估摸着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娇淑站在后面,虽然知道剧情的走向,但还是忍不住生气,这不就是平白无故的找茬儿,最后还要把错方归结到她们家身上,实在是可恨。
握了握拳头,娇淑暗暗发誓,她以后的胭脂生意在这个柴家老太婆还在世的时候,坚决不合作,谁说都不好使。
可重新送礼的时候,因着去的人是是郦娘子和寿华,便被柴娘子和范娘子嫌弃送礼的人是寿华,说她无儿无女并且是寡妇这种不全之人。
康宁和娇淑在外面听的很是生气,她看旁边的康宁已经忍不住要进去战斗一番,赶紧上前将人给拦下了。
康宁不解的看着娇淑,“六娘,你别拦着我,平白无故的大姐姐怎能为我受着嫌弃。”
娇淑:“三姐姐,那你可想好了,这门亲事你是否还要?若是不要了,可要将事情做的稳妥些,别以后再因为点什么事,那柴家又倒打一耙。”
是啊,那剧情中,不就是柴大娘子心疼自己儿子要去海外,所以竟然在杜郦两家合礼的时候,出来搅和一番,说郦家一女嫁二夫,犯了大宋的律法,生生的将郦家人架在了火上烤。
康宁是个聪明人,脑子一过就想明白了,便看着娇淑,“六娘,你可有什么好法子?”
娇淑:“三姐姐,事情很简单,叫柴娘子立刻将退婚书写下,回去之后我们便将他家送来的聘礼退回去,顺便将此事扯到明面上来说。”
康宁听了有些犹豫,她心里还是喜欢柴安的,只不过她也明白,这女子嫁到婆家去,始终是外人,刚开始男人可能还站在妻子那一边,但时间一长,男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娘岁数大了,你就不能担待着点,我娘一人带我不容易等等。
娇淑没管康宁是怎么想的,直接从袖口处拿一整套的笔墨纸砚,她事先就已经准备好了,卷成团带着了。
康宁一看,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但现在当务之急便是进去,这么一会儿功夫,她已经听到她娘说了不下一箩筐的好话,那柴娘子却是一直在得寸进尺。
想到此,康宁拿过笔墨纸砚就开门冲了进去,娇淑并没有跟着一起,而是去了走廊的窗子旁,从上往下注视着街道。
她记得剧情中,康宁刚把话说完,那柴安就从楼下走了上来,双方正好对上了。
不过,这次嘛,娇淑嘴角掀起一丝笑意,那柴大官人恐怕是赶不上喽!
过了半刻钟,娇淑就见康宁一手拉着寿华,一手拿着一张纸,从里面走了出来,后面紧跟着郦娘子,看到娇淑之后,便知道这事有她的手笔,恨恨的说道,“在那杵着干嘛,还不回家去!”
娇淑吐了吐舌头,她还不是看不上这柴家的处事风格,不大大方方的说不愿意,净整这些恶心人的动作,实在是让人看不上。
回到郦家之后,还没等郦娘子开口问,她就直接倒竹筒般的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