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回:魔音余波,甘霖润心
且说唐僧师徒四人,经那音符寺一役,又承蒙观音菩萨慈悲化解危厄,白鸥精皈依,众人方得脱大难。此后数日,依旧沿着那漫漫西行路,头顶骄阳似火,脚下黄沙漫卷,周遭酷热难耐,真真是每一步都似踩在火炉之上。
这日,悟空瞧着师父与师弟们唇焦口燥,面色疲惫,心下不忍。他一个筋斗翻出老远,不多时,便带着诸多皮囊的清水折返回来。
“师父,八戒,沙僧,快来喝水!”悟空高声呼喊着,将皮囊一一递到众人面前。
唐僧见了,眼中满是欣慰,温和笑道:“悟空,你一路奔波取水,辛苦了,你且先喝。”
悟空却急得直摆手,连蹦带跳道:“师父,您可别推脱,这一路干燥,要是不及时补充水分,唇裂了可就没法好好念经啦,还怎么去西天取经呐!您要是不喝,徒儿这心里可就跟猫抓似的,不安生呐!”
八戒在一旁,早已经渴得嗓子冒烟,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水囊,听闻悟空此言,也跟着嚷嚷:“师父,大师兄说得对啊,您就快喝吧,俺老猪这嗓子眼都快能冒出火来了。”
唐僧见徒儿们如此关切,这才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接过水囊,轻抿了几口,顿觉一股清凉之意从喉间直透心底,连声道:“善哉,善哉,这水仿若甘霖,解了贫僧燃眉之急。”
八戒见状,一把夺过剩下的水囊,“咕咚咕咚”就是几大口,那水顺着嘴角直往下淌,片刻间,一个水囊便见了底。他一抹嘴,满足地打了个嗝,嘟囔道:“哎呀妈呀,这才叫舒坦,俺老猪感觉又活过来啦。”
沙僧看着八戒的模样,微微摇头,笑着接过悟空递来的另一囊水,说道:“二师兄,你慢些喝,莫要呛着。”说罢,也小口小口地饮了起来。
众人稍作歇息,正准备继续赶路,忽然间,天空中一阵阴云密布,方才还炽热无比的太阳瞬间被遮蔽得严严实实。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
“哈哈,这老天爷可真是善解人意,晓得咱们热坏了,送场雨来给咱降降温。”八戒兴奋得手舞足蹈,张开大嘴,任由雨水灌入口中。
悟空却皱起了眉头,他抬头望向天空,火眼金睛光芒闪烁,心中暗忖:“这雨来得蹊跷,莫不是又有什么妖邪作祟?”
唐僧见雨势渐大,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不管如何,且先寻个避雨之处。”
四人匆忙向前奔去,没多远,便瞧见一座破旧的庙宇。庙宇的墙壁斑驳脱落,殿门半掩,门上的牌匾摇摇欲坠,上书“甘霖寺”三个大字,字迹模糊,透着一股子沧桑之感。
“师父,咱们先进去躲躲雨。”悟空说着,当先一步推开殿门。
门轴发出“嘎吱嘎吱”的刺耳声响,殿内弥漫着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昏暗之中,隐约可见几尊佛像屹立不倒,只是皆落满了灰尘,蛛网横生。
众人刚踏入殿内,身后的殿门便“哐当”一声自动关上,风雨声瞬间被隔绝在外,可与此同时,一股寒意却从脚底直窜而上。
“悟空,这……这地方咋感觉阴森森的?”八戒缩了缩脖子,紧紧挨着悟空。
悟空握紧金箍棒,警惕地环顾四周,沉声道:“大家小心,俺老孙总觉着这庙不简单。”
唐僧却神色镇定,他走到一尊佛像前,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躬身行礼,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贫僧师徒路过宝刹,恰逢大雨,特来借宿,望佛祖庇佑。”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却又透着丝丝诡异的梵音缓缓响起,那声音仿若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回荡在庙宇之中。紧接着,原本空无一人的佛殿两侧,缓缓亮起了数盏青灯,灯光摇曳,映出一个个模糊的身影。
“何人在此装神弄鬼?”悟空大喝一声,金箍棒一横,摆出防御之势。
只见那些身影逐渐清晰,竟是一群身着破旧袈裟的和尚,他们面容惨白,眼神空洞,手中各持乐器,有木鱼、铙钹、经幡之类,机械地演奏着,那梵音便是由此而来。
“施主们,贫僧有礼了,为何诸位这般模样?”唐僧上前一步,轻声问道。
可那些和尚仿若未闻,依旧沉浸在演奏之中,梵音愈发急促,好似要穿透人的耳膜,直入心间。
八戒捂着耳朵,叫嚷道:“哎呀,这声音听得俺老猪头疼,比那音符寺的魔音还让人难受。”
沙僧也面色凝重,紧握降妖宝杖,站在唐僧身旁,以防不测。
悟空见状,怒从心头起,他纵筋斗云,跃至半空,大喝:“定!”试图如上次那般打断这扰人的梵音。然而,此番那梵音却并未停歇,反而愈发高亢,震得庙宇的梁柱都微微颤抖。
“哼,看来这妖邪有些门道。”悟空冷哼一声,金箍棒一挥,一道金光闪过,朝着那群和尚劈去。
奇怪的是,当金箍棒触及和尚们时,他们竟化作一缕缕青烟消散,可转瞬之间,又在原地重新凝聚,梵音依旧。
“悟空,莫要伤人性命,定是有苦衷。”唐僧高声喊道。
悟空收了金箍棒,落回地面,心中暗自思量对策。
此时,从大殿后方缓缓走出一位老僧,他身形佝偻,步履蹒跚,手中拄着一根禅杖,禅杖之上挂着一串佛珠,每颗佛珠都散发着幽绿的光芒。
“阿弥陀佛,远方的来客,扰了贫僧这甘霖寺的清净,所为何事?”老僧声音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威严。
唐僧上前,恭敬行礼,将取经之事一一道来。
老僧听完,冷冷一笑:“取经?这世间苦难无数,岂是几部经书便能化解?你们师徒不过是自寻烦恼。”
悟空听了,火冒三丈,跳到老僧面前:“你这老儿,怎可这般胡言乱语?我师父取经,那是为了普度众生,你莫要在此妖言惑众。”
老僧目光如炬,直视悟空:“哼,普度众生?当年我也曾怀着这般宏愿,在此寺中修行,可最终又得到了什么?一场大水,将我这甘霖寺周遭的百姓全部吞噬,我佛却未曾庇佑,从那时起,我便看透了,这世间,唯有力量方能主宰一切。”
唐僧面露悲悯之色:“老施主,人生苦难重重,佛虽不能阻止灾祸降临,但能给予人心灵慰藉,指引方向。您若执念太深,只会陷入心魔。”
老僧仿若未闻,手中禅杖重重一顿,地面裂开一道缝隙,一股黑色的雾气从中涌出,瞬间弥漫整个佛殿。梵音夹杂在雾气之中,化作一道道利刃,朝着师徒四人袭来。
“小心!”悟空大喊一声,金箍棒舞得密不透风,将利刃一一挡下。
八戒和沙僧也各自施展本领,八戒的钉耙挥舞得虎虎生风,沙僧的降妖宝杖亦是沉稳有力,三人将唐僧护在中间。
然而,那黑雾仿若无穷无尽,梵音利刃越来越多,师徒四人渐渐有些招架不住。
唐僧见状,盘膝而坐,口诵《金刚经》,一道金色佛光从他身上绽放而出,与黑雾梵音抗衡。
悟空瞅准时机,一个筋斗翻上大殿横梁,居高临下,寻找老僧的破绽。他瞧见老僧手中的佛珠光芒大盛,想必是这邪法的关键所在。
“看俺老孙的!”悟空大喝一声,从横梁上一跃而下,金箍棒直取老僧手中佛珠。
老僧大惊,连忙挥动禅杖抵挡。二人在空中你来我往,一时间,佛光、黑雾、梵音、金棒光芒交错,煞是壮观。
八戒和沙僧趁着悟空缠住老僧,奋力驱散周围的黑雾梵音,可那邪力太过强大,刚驱散一些,又迅速聚拢。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祥和的佛光,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悟空,莫慌,吾来助你。”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如来佛祖端坐莲台,身后佛光万丈,缓缓降临。
“阿弥陀佛,执念老僧,你既已入魔道,还不快快醒悟?”如来佛祖声音低沉,却仿若洪钟,响彻庙宇。
老僧瞧见如来,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可随即又被执念取代:“佛祖,我不服!当年我虔诚向佛,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如来佛祖微微摇头:“世间因果,循环往复,那场大水虽为天灾,却也是对你心性的考验。你执念于一时得失,忘却佛之本心,才致今日。放下执念,回头是岸。”
老僧听闻,面露挣扎之色,手中禅杖颤抖,佛珠光芒忽明忽暗。
唐僧此时站起身来,高声道:“老施主,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您看这一路,我师徒四人历经磨难,不也未曾放弃?只要心怀善念,终能得偿所愿。”
老僧望着唐僧师徒,又看向如来佛祖,心中的执念仿若冰雪消融,缓缓跪地,双手合十:“佛祖,我知错了……”
如来佛祖微笑点头:“善哉,既已悔悟,便随我回灵山,重新修行吧。”说罢,一道佛光将老僧笼罩,带往灵山。
随着老僧离去,那黑雾梵音瞬间消散,庙宇中的青灯愈发明亮,佛殿也恢复了宁静。
唐僧师徒四人跪地拜谢:“多谢佛祖救命之恩。”
如来佛祖道:“唐僧师徒,取经之路,磨难重重,此乃对你们佛心的锤炼。往后,当坚守正道,勿被执念所迷。”
待如来佛祖离去,八戒长舒一口气:“哎呀妈呀,这一场比上一场还凶险,差点俺老猪这一身膘都得交代了。”
沙僧也感慨:“是啊,若非佛祖与师父、大师兄,咱们今日可就难了。”
悟空扛起金箍棒:“师父,师弟们,雨停了,咱们继续赶路吧,这真经,俺老孙一定要取到手!”
唐僧望着门外晴朗的天空,目光坚定:“徒儿们,出发,莫让这一难阻碍咱们前行的脚步,西天就在前方。”
于是,师徒四人整顿行囊,迎着阳光,再次踏上那充满传奇色彩的西行之路,他们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拉得老长,仿若在诉说着这一路的艰辛与执着,向着那未知的远方,坚定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