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一块柔软的绒布,轻轻覆盖住小院。米白色的墙面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墙角那道彩虹轮廓被月色晕染得朦胧又温柔。赵川搬来三张藤椅,三人又坐在了石桌旁,桌上摆着黄医生泡的薄荷茶,清冽的香气混着晚风里的花香,让人心里格外安宁。
“明天该给秋千刷漆了,”赵川抿了口茶,指着秋千架,“我看选浅木色吧,跟院子的绿植搭着顺眼。”云朵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秋千上还留着小橘睡过的痕迹,绒毛沾在麻绳上,像撒了把细碎的金粉。“再挂两个棉麻坐垫吧,”她补充道,“以后客户带宠物来,也能坐着歇脚。”
黄医生忽然笑了,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我今天整理东西时,发现了这个。”本子翻开,里面是她画的草图——有带猫爪印的喂食碗,有能让狗狗钻进去的帐篷窝,甚至还有给仓鼠做的迷你爬架。“这些都是之前看客户需求记的,”她指尖划过纸面,“等小院弄好,咱们慢慢把它们变成真的。”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轻轻的抓挠声。赵川起身开门,一只三花猫窜了进来,脖子上挂着半截断绳,看见小橘就弓起身子哈气。小橘倒不怕生,颠颠地跑过去,用脑袋蹭了蹭它的尾巴。三花猫愣了愣,敌意渐渐消了,俩猫凑在一起闻来闻去。
“估计是附近的流浪猫,”黄医生拿出猫粮倒在碟子里,“看这样子,像是刚跑丢的。”三花猫警惕地看了她两眼,终究抵不过饿,低头狼吞虎咽起来。云朵掏出手机给它拍了照:“明天打印出来贴在门口,说不定主人会找来。”
第二天清晨,赵川刚把秋千刷完漆,就见黄医生举着手机跑过来:“花鸟市场的老奶奶联系我了!她说看到我们发的寻宠启事,想过来看看。”原来黄医生昨晚就把三花猫的照片发到了本地宠物群,没想到真有了消息。
没多久,老奶奶就拄着拐杖来了。三花猫听到她的声音,“喵”地一声扑过去,蹭得老人裤腿都是猫粮渣。老奶奶搂着猫,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就是它!我家花花!”她从布包里掏出个红布包,非要塞给他们谢礼,被婉拒后,又拉着他们说了好半天话,说花花是她老伴走后唯一的伴儿。
送走老奶奶时,她频频回头,说以后要常带花花来“串门”。云朵看着她们的背影,忽然觉得“拾光小院”这名字格外贴切——这里不仅要收纳宠物的时光,更要装下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暖回忆。
下午,余慕云带着雪球来了。雪白的萨摩耶一进院子就撒欢跑,追得小橘上了树,逗得大家直笑。余慕云看着墙上的彩虹,眼睛亮晶晶的:“我带了些多肉植物,适合摆在窗台。”她带来的多肉胖乎乎的,有紫珍珠、玉露,还有缀着红边的法师,往石台上一摆,顿时添了不少生机。
赵川搬来几块木板,说要做个留言板。黄医生找出颜料,在木板边缘画了串脚印,从猫爪到狗蹄,一路蜿蜒到顶端。云朵则在旁边钉了根麻绳,挂上刚洗好的照片——有小橘打盹的样子,有花花和老奶奶重逢的瞬间,还有他们仨刷墙时沾了满脸涂料的傻样。
夕阳西下时,留言板上已经多了张便签,是余慕云写的:“愿每个毛孩子都被温柔以待。”风穿过院子,吹动麻绳上的照片,发出沙沙的轻响。小橘蹲在彩虹墙下舔爪子,雪球趴在秋千上打哈欠,向日葵的花盘随着落日缓缓转动。
赵川看着这一切,突然举起手里的锤子:“要不,咱们今晚加个班,把招牌挂上?”黄医生和云朵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月光再次升起时,“拾光小院”四个字被稳稳钉在了门楣上,暖黄色的灯光从屋里透出来,照亮了门前的路,也照亮了每个等待被温柔接住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