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春日的下午,林墨坐在文学社的教室里。
林墨坐在书桌前,手指轻轻摩挲着苏雨晴留下的玻璃星星罐。窗外的雨依旧下着,雨滴敲打着玻璃,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他的目光落在书架上那叠未拆的信件上,那是苏雨晴生前收到的最后一封信,来自一个名叫周小棠的山区女孩。
他拆开信封,信纸是旧挂历的背面,字迹歪歪扭扭,夹杂着拼音和自创的符号。信的开头写道:
“苏姐姐,您好!我是小棠,您寄来的书我已经读完了。我最喜欢《小王子》,因为他说‘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我写了一篇童话,叫《会说话的梧桐》,想请您看看……”
林墨的心微微一颤。他继续读下去,发现这个女孩的文字虽然稚嫩,却充满了灵性。她将村口那棵百年梧桐树想象成一个会说话的守护神,树洞是她藏稿件的秘密基地。信的最后,周小棠写道:
“村里的大人说女孩子读书没用,可我想继续写下去。苏姐姐,您说我可以吗?”
林墨翻到信封背面,发现苏雨晴在每月汇款单的附言栏里都写着不同作家的名言。最后一笔汇款的附言是博尔赫斯的话:“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雨幕,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苏雨晴不仅在他生命中留下了光,也在无数个像周小棠这样的孩子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阳光依旧透过窗户洒进来,仿佛时光从未流逝。他翻开新买的笔记本,开始构思下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