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案头的宣纸上,斑驳的光影如同灵动的精灵在纸上游走。我握着毛笔,却迟迟无法落墨,仿佛那笔尖也感受到了这份静谧。
“小姐、小姐!”香儿气喘吁吁地从窗外闯进来,脚步声轻快而急促,“外面来了位姓林的姑娘,说是特地来寻您的。”
我放下手中的笔,疑惑地看向她:“可认识?”
香儿摇了摇头,喘着气说:“不认识呢。不过看样子像是大户人家的千金,穿着一身素色衣裳,倒是有几分仙气呢。”
我心里微微一动,连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这几日为了父亲的寿辰忙碌,难得有片刻闲暇。听说有人来访,心里倒是多了几分期待。
刚走到院中,便看见一位身着淡青色襦裙的女子正站在那里。她生得极为清秀,眉眼如画,鼻梁高挺,唇色浅淡。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头乌黑如瀑的长发,随意挽成一个髻,几缕发丝垂落在耳边,更添了几分柔美。
“这位可是林姑娘?”我微微欠身行礼。
女子裣衽回礼,声音清脆悦耳:“正是在下。久闻苏大小姐才名远播,今日得以相见,实乃三生有幸。”
我连忙还礼:“林姑娘过奖了。不知今日前来,有何贵干?”
林姑娘略显羞涩地低下头,轻声道:“冒昧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原来林姑娘的父亲乃是当朝宰相林大人,她自幼喜欢舞文弄墨,尤其擅长诗词歌赋。只是家中规矩森严,平日里鲜少有机会与外界交往。此次前来,是想与我切磋诗艺,互相学习。
听罢,我心里一阵欢喜。平日里虽有几个闺中密友,但论起诗词歌赋,总觉得少了些趣味。如今遇到这般投契之人,怎能不叫人心喜?
当下便请林姑娘入内堂详谈。香儿见状,连忙去准备茶点。
待丫鬟端上茶来,林姑娘也不客气,轻轻抿了一口,赞道:“好茶。”
我笑道:“这是去年从江南带回来的碧螺春,难得的好茶。林姑娘若是喜欢,改日送你一盒如何?”
林姑娘连忙摆手:“不敢当。如此珍贵之物,怎好意思收下?”
我见她如此谦逊,心中更是喜欢。当下便命香儿将茶盒取来,亲手递给她:“些许薄礼,不成敬意。林姑娘若是嫌弃,便是瞧不起我苏婉了。”
林姑娘见我如此坚持,只得裣衽谢过。
自那日后,林姑娘便常常前来我家。我们或是在园中漫步赏景,或是在书房中吟诗作对。渐渐地,我发现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心地善良。
一日午后,我们在园中赏花。忽然听见一阵孩童的哭声从墙外传来。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小乞丐正跪在路边,怀中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他衣衫褴褛,脸上满是泥污与泪痕,身体因寒冷而瑟瑟发抖,怀中的婴儿哭声不止,显然是饿极了。
林姑娘见状,急切地拉着我的手:“我们去看看。”
我犹豫了一瞬,最终还是跟了上去。靠近后,那小乞丐冻得浑身发抖,怀中的婴儿不停地哭泣,让人不忍直视。
林姑娘蹲下身子,和声询问:“小兄弟,发生什么事了?”
小乞丐抽抽搭搭地说:“我家在城南,父母早没了。前些日子闹瘟疫,我好不容易活下来,可昨天又染上风寒……”话未说完,便被一阵剧烈咳嗽打断。
林姑娘心生怜悯,立刻掏出一块银锭递过去:“快拿去买点吃的。”
小乞丐接过银子,千恩万谢,匆匆买了食物,狼吞虎咽地吃下。可婴儿的哭声仍揪着人心,小乞丐望着怀中的孩子,无助与绝望涌上眼眸。
突然,他膝盖一弯,“扑通”一声再次跪地,带着哭腔大喊:“两位姑娘,我真的走投无路了!这病越来越重,我连自己都顾不过来,怎么养这个孩子啊!求你们收养他吧,我知道这很冒昧,可他跟着我只有死路一条!只要你们答应,我愿为你们做牛做马,来世结草衔环报答!”说着,额头重重磕在地上,砰砰作响。
我看着他,心中满是不忍。林姑娘拉着我的手,轻声说:“我们收养这孩子吧?”
我有些迟疑:“可是……”
林姑娘目光坚定:“这孩子太可怜了,无人照料肯定活不下去,我们既然碰上了,就不能不管。”
望着林姑娘恳切的眼神,再看看小乞丐绝望又期待的模样,我终于点了点头。
就这样,在林姑娘的提议下,我们将那个弃婴带回了家。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孩子并无大碍,只是饿坏了而已。
林姑娘亲自为孩子喂食,并细心地为他擦洗干净。看着她温柔的模样,我不禁心中一动:若是将来能与这样的女子共度一生该有多好......
然而想到这里,我又连忙摇了摇头。毕竟我们都是女儿之身,这样的念头实在太过荒诞
不过从那以后,我们对这个孩子的照顾更加上心了。香儿也十分喜爱这个小家伙,总是抢着要抱他。
渐渐地,孩子在我们的照顾下恢复了健康,并且开始学着称呼我们为"娘亲"。每当听到他奶声奶气地喊着"娘亲"时,我和林姑娘都不禁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