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积极抗金,又燃起了民众的抗金热情。辛弃疾也在安徽灵壁一带组织义军抗金,现已有两三千人马了。他正缺高手助阵,想起张仲廉与马钰、丘处机三人来,便修书一封,遣人送来相邀。三人得了书信,自然就又约在一起,准备前去相助。
话说张仲廉与全真教的两位高道马钰和丘处机,此三人意气相投,结伴而行。当下他们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往安徽北部。这一路之上,尘土飞扬,马蹄声不绝于耳。
他们途经之处,多有金兵占领的区域。那些大城市,金兵防守森严,戒备重重,三人自是不敢贸然前往,只远远地绕开。而那些小的关卡,守兵虽少,却也妄图拦路搜刮。三人岂会惧他,往往是出其不意地迅猛闯将过去。以他们三人高强的功夫,出剑似电,拳出如风,在这些小关卡处,倒也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斩杀了百余金兵。
就这样行进了十数日后,三人来到了安徽宿州的地界。他们下马向当地的老百姓打听消息,这才知晓在灵壁附近有一支人数大约三四千人的义军正在活动。这义军与金兵已经周旋了许久时日,众人心中估摸,应当就是辛弃疾所率领的义军了。于是,三人略作商议,决定绕过宿州,径直奔向灵壁而去。
灵壁这一带,高山大岭稀少,不过山岭也是不少的。辛弃疾的义军就巧妙地依托这些山岭的地势,一直采用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他们战马数量虽不多,但好在大多是当地之人,对这一片地形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手掌纹路一般。而且他们不长久驻扎在一个地方,如此一来,竟巧妙地牵制住了宿州数万金兵。这些义军常常穿梭出没于山林之间,专门劫杀那些小股的金兵,以及押送军械粮草前往南方的金人部队。由于这些年辛弃疾对义军训练极为有素,所以这些义军在战斗中的伤亡极小,并且往往还能收获颇丰。缴获的物资多了,带着转移不方便,他们就藏于山林之中;还有一部分则分给当地的百姓。这般行径,让当地的百姓对他们欢迎有加,百姓们纷纷踊跃支持义军,义军的队伍也因此扩充得极快。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竟从原来的不足千人发展到了近四千之众。
人多了之后,辛弃疾就将他们分散开来作战,依然如同从前一样各自灵活应对。如此一来,渐渐地就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战斗局势。金兵的大队人马前来围剿时,小股的义军就骚扰他们一番然后迅速撤离。一旦进入山间,各处的义军又会相互呼应支援。那些金兵常常是追又不是,不追又觉得面子上过不去,狠下心来去追上一回,却连个义军的影子都摸不着,反而被义军掐头去尾地折损了不少士卒。无奈之下,金兵开始采用坚壁清野的策略,派出重兵牢牢守住各处的要道,只确保大路畅通无阻就行。如此一来,义军除了袭扰一番,暂时也难以啃下任何一处金兵的军营。一时间,双方竟陷入了一种僵持的局面。
恰在这时,张仲廉三人赶到了。此正逢一股义军又去袭扰金营,三人见状,便准备前去助义军一臂之力。那些金兵也像是熟悉了义军的打法一般,只在远处隔空射箭,并不轻易出击。张仲廉从他们这一侧放眼望去,只见金营这边隔着一条小河,那小河不算很宽,但小河那边却是一方陡峭的岩壁弯弯曲曲地绕了过来,常人要想从这方发起进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正因为地势如此险要,所以这边的防守相对比较薄弱,只有稀稀落落的二十多个金兵在站岗放哨。
张仲廉心中暗自思忖一翻,随即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丘处机与马钰。随后三人悄悄潜到稍远处的竹林里,砍了两大一小三根竹子。张仲廉自己持着那根小的竹杆,先是用力试了试韧性,觉得颇为满意之后,才扛着竹子来到河岸边。
对岸的金兵岗哨很快发现了他们的身影,虽是提高了警惕,但见只有三人而已,并没有把他们太过放在心上。
只见张仲廉手持竹杆,飞一般地奔到河边,那杆的一头用力点入河内泥底,接着借着反弹之力,他的身体便随杆一起高高荡向空中,宛如离弦之箭一般,直直地朝那岩壁弹射而去。快要接近岩壁之时,张仲廉单脚在岩壁上一蹬,借着这股力量,他在空中沿金营的方向连蹬了八九步远,然后如同仙人临凡一般,直接从岩壁上飘落向金营内部。金兵们见突然有人凌空而下,顿时一阵慌乱,慌忙之中弯弓射箭。但因为他们准备不足,而且派出来的人又不多,哪里有什么准头?只见张仲廉在空中巧妙地避开几支射来的箭,然后安然落地。
甫一落地,张仲廉毫不犹豫地立即俯身,狠狠地猛蹬地面,整个人如同出膛的炮弹一般,箭一般地朝着最先预定的目标冲了过去。那名金兵慌忙之中,赶忙扔掉手中的弓箭,伸手去抓身边的长枪。可他还未等把长枪抓到手中,张仲廉已经欺身至近前,手中长剑一挥,快如闪电,那金兵的脑袋便被削落而下。众金兵见此情形,知道情况不妙,正要相互靠拢结阵。张仲廉哪里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只见他身形如鬼魅一般,在众金兵之间飞速穿梭闪现,手中那柄长剑仿若灵动的灵蛇,穿花拂柳般不停地收割着金兵的性命。远处金兵见状,忙吹响号角召集援兵,不多时,金营内就有一队近百人的队伍如潮水般蜂涌而来。
见张仲廉这边已经开打,马钰和丘处机二人也不怠慢,他俩将粗大的竹杆朝着河这边猛地一推。紧接着,两人身轻如燕,纵身一跃跳到粗竹杆上,然后脚尖点着竹杆,身形快速向前急跑。等到竹杆末端之时,二人再次纵身一跃,皆堪堪跃上了对岸。随后二人也鼓足马力,朝着金营直扑而去。由于守护的士卒都被张仲廉调开吸引过去了,所以二人十分顺利地跳过鹿角栅栏,直接杀进了金营。
前来增援的那队金兵只顾着杀向张仲廉那边,哪里能料到马钰师兄弟俩会从背后如神兵天降般扑了近来,一时间金兵乱了阵形。二人抓住这个机会,趁乱也冲入敌群之中,直搅得金兵乱成了一锅粥。
张仲廉自然也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战机,舍弃了面前的敌人,直接朝着那群被搅乱的金兵杀去。一时间,这三个人就如同三头勇猛无比的猛虎扑入羊群一般,只见他们手中剑影晃动,杀声震天,那些金兵的残肢断臂四处乱飞,鲜血如同雨水一般冲天而起。
没过多久,那队金兵就被这三人的勇猛攻势给彻底溃败了。
张仲廉见势,毫不犹豫地朝着金营方向杀去。靠近军营一看,发现里面几乎空无一人,他便干脆开始放起火来。眨眼间,就一连点着了好几个帐蓬,火势瞬间蔓延开来。
金兵们见势不妙,知道后院起火,急忙向着后方增援而去。
张仲廉早就与马钰和丘处机说好了应对之策,若是打不过就撤。然而,要想在这重兵把守的金兵大军之中全身而退,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张仲廉灵机一动,招呼过马钰与丘处机二人,说快去找些金兵的衣物。二人立刻心领神会。
于是,张仲廉三人各自找了一具金兵的尸体,将尸体拖入营中,然后迅速剥下金兵的军服换上。换好服饰之后,三人小心翼翼地闪绕过几座营帐,竟然来到了正在骚乱的金兵的后方。
正当三人想要悄然离去之时,却被一名金将大声喝住。张仲廉无奈,只好低着头,慢慢朝着那金将走去。
那金将原本以为张仲廉三人不过是想临阵脱逃的金兵罢了,等到张仲廉走近了,才发现他手中提着一把沾满了鲜血的长剑。金兵当中小兵使剑的几乎寥寥无几!正诧异间,张仲廉速度极快,早已欺身而上,手中长剑如毒蛇吐信一般,一剑就抹了那金将的脖子。然后急忙招呼马钰和丘处机二人速速朝着义军的方向逃去。金兵们见状,又朝着三人发起了追击。如此一来,金兵前面因为骚乱还未平息,现在后面又乱成了一团。很多金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搞得晕头转向,根本搞不清楚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仲廉三人趁着混乱,悄悄绕过几座营帐,总算是摆脱了追兵。随后他们赶到了义军攻营这边。
此时,义军在前面看到金营起火,顿时士气大振,一下子奋勇发力,竟然成功地攻入了金营之中。
金兵前线的统帅有些慌了神,一时间也不晓得后方的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看到义军冲了进来,只好慌乱地下令撤退。就在这紧急时刻,张仲廉却乘机悄然朝着那金兵前线统帅靠近,然后出其不意地一剑刺出,直接要了金兵统帅的性命。紧接着,三人又开始在金兵阵中疯狂地杀戮起来。
那些失去指挥的金兵,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在义军的猛烈攻击之下,纷纷丢弃营寨,落荒而逃。
结果,义军看到张仲廉三人身上穿着金兵的服饰,反而将他们当成可疑之人,分出一个小队将三人围了起来。三人自然是没有任何反抗的意思,只是不停地向义军解释着什么。可是那些义军哪里肯听他们的解释,结果三人反而莫名其妙地成了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