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显化真人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玄幻武侠 

第84章 通臂拳与发寸劲

显化真人

云离子一边揉着自己那还泛着些许红晕的屁股,一边苦逼着脸,慢吞吞地走了过来。他那原本带着几分调皮的脸上此刻满是无奈与委屈,皱着眉头,对张三丰笑道:“这我师祖啊,还从来没对我下过这么重的手哟。你一来,他就如此打我,这可教我如何想得开呀?”

  张三丰瞧着他这副模样,本就知道他是在开玩笑,正要出言宽慰几句,好让他别太往心里去。此时,站在一旁一直没说话的飞绥子却笑着开口了:“你个猴崽子!我还不晓得你皮厚得很啊?”那语气中带着几分宠溺与调侃,仿佛眼前这个捣乱的祖孙是自己的心头宝一般。

  云离子却仍是满脸委屈,他嘟着嘴,眼睛里还隐隐闪烁着泪花,对飞绥子说道:“皮厚管屁用啊!是肉痛!肉痛啊!那内伤可不好受啊!唉哟喂!唉哟喂……”说着说着,他还装模作样地捂着屁股,在地上轻轻扭动了几下身子,那滑稽的样子,仿佛真的疼得难以忍受。

  就在云离子正叫唤得欢的时候,一个苍劲有力的声音从前院传了过来:“离儿又与师祖捣啥子乱?挨揍了哈!”这声音沉稳而又威严,带着几分长辈的关切与嗔怪。

  云离子一听这声音,连忙止住了那夸张的叫唤,脸上浮现出一抹尴尬的笑容。他清了清嗓子,冲前院大声喊道:“爷爷,我带我好兄弟来玩儿呢!你快进来,我与你介绍介绍!”

  过了会儿,一位五六十岁精神矍铄的老道士从前院后门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了后院。他身着一袭淡青色的道袍,腰间束着一根深褐色的丝带,头发整齐地挽成一个发髻,用一根玉簪固定着。整个人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质,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慈祥。

  云离子见了爷爷,立马跑了过去,一把拉住他的道袍,然后指着不远处面带微笑的张三丰说道:“爷爷,那是我在全真教结识的好兄弟张三丰,可是正宗的少林高手呐!这次他可是专程来我们这儿交流武学的哟!”

  张三丰见是崆峒派现任掌门云道子回来了,赶忙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小子张三丰见过云老前辈!久仰崆峒武学博大精深、玄奥无比,特来学习讨教!心中甚是期待能在此与各位前辈一同探讨武学之妙。”

  云道子目光在张三丰身上打量了一番,微微点头,随即揖首回礼道:“精气内敛,果然少年英雄!欢迎少侠光临敝派!你既来自少林,想必功夫也不凡,日后若有什么武学上的问题,尽管与我等交流便是。”

  那飞绥子见张三丰礼数周到,心中甚是欢喜,便笑呵呵地说道:“张小友与我教渊源颇深呢!乃是张道陵祖师之后,实一家人也!这缘分啊,真是奇妙得很呐!”

  云道子闻言,连忙又捐首道:“既如此,那更好!少侠无须客气,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开口便是。我崆峒派定当竭诚相待。”

  张三丰也连忙向飞绥子鞠躬一礼,诚恳地说道:“适才听老祖讲道,小子受益良多呢!谢谢老祖点拔!那玄理与武学之道,让我对修道与武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可谓是如醍醐灌顶。”

  飞绥子看着张三丰那诚恳的模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那些都不过各种道家典籍上所言而己!好些东西我也知是否那样!道家典籍浩如烟海,其中蕴含的智慧无穷无尽,每每研读,都会有新的感悟。而每个人对经典的见解也会有所不同,这也是探索武道的乐趣所在啊。”

  张三丰却打蛇随棍上地请教道:“老祖功参造化,隔空一拳就能打得云离子道兄嗷嗷痛叫,当真玄妙呢!不知老祖如何做到的?”他的眼神中透着好奇与探究的光芒,仿佛想要揭开这神秘功夫背后的秘密。

  飞绥子微微一笑,说道:“你说那通臂拳啊?其实很容易的,就发个寸劲!至于那隔空击物,不过是爆发寸劲时使用了玄气外放而己。”说着,他故意卖了个关子,缓缓抬起手臂,直拳向前,一动不动。就在大家都以为他就要结束演示的时候,却在瞬间,手臂突然向前一振,整条手臂却如同突然向前长长了一些一样,那股强大的气势瞬间爆发出来,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张三丰自然清楚,在格斗时若招式用老,便自然力竭,根本就没有任何杀伤力了。那飞绥子刚才直拳平伸,明显就是个用老了的招式模样,却能通过一振臂,好像手臂又长长了一般短距离地爆发出极强的力道来。他深知高手相搏,毫发之隙都是胜负关键。若在真正的战斗中被这么样出其不意地一拳击中,可能就要吃大亏了。

  飞绥子见张三丰若有所思的样子,便耐心解释道:“这通臂拳讲究的就是个发寸劲。手臂打直,看似已达最大距离,其实各关节间仍有可拉伸之处。瞬间三个关节所拉伸的长度加起来足可一寸有余。整条手臂肌肉多发一寸多的力,自然也甚可观。若久经习练,力道自然会更强!由于是整条手臂都参与了发寸劲,力量如同一股洪流一般流通于整条手臂,故称为通臂拳!这功夫的精髓,就在于对力量和关节运用的巧妙把握啊。”

  张三丰连忙道谢:“拳法竟然还能如此!多谢老祖教我!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没想到这看似普通的招式,竟然蕴含着这般精妙的道理。”

  飞绥子却摆了摆手,说道:“这也不过小技尔!世间拳法,内含精髓,都不过长期注重细节训练出来的!每一招每一式,都需要反复琢磨,不断练习,才能达到精湛的境界。”

  张三丰也深知其理,连忙点头附和道:“就是,就是!受教了!受教了!”他心中暗暗感叹,这崆峒派的武学文化果然深厚,连一个看似简单的拳法背后都隐藏着如此多的学问。

  不过张三丰又想,若不待招式用老,仍然在短距离内发寸劲,岂不也好?这样既能保持力量的连贯性,又能避免因招式用老而出现的破绽。于是他便把这一想法说来与飞绥子探讨。

  飞绥子听了,微微颔首说道:“这其实就是短巧类功夫的发力特点。我派多数功夫,正属这样!这种短距离爆发的力量,在近距离战斗中往往能出其不意,攻敌不备。关键在于对发力和时机的精准把握,稍有差池,就可能影响威力。”

  张三丰练齐眉短棍时也琢磨过这方面,在练拳时也加入过这方面的东西,后来还专门练了段时间的乔手。所以,张三丰在这方面也应该算行家了。听飞绥子说崆峒派武功多是如此,便有些跃跃欲试起来。他那原本就专注的眼神变得更亮了,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实践中验证这一想法。

上一章 第83章 听飞绥子讲修道(五) 显化真人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85章 先天十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