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七月,草原上的风卷着沙尘,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助威。天空中,乌云密布,偶尔传来几声闷雷,似乎在预示着一场风暴的降临。成吉思汗站在高处,望着远方,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他重振旗鼓,再次吹响了南征的号角。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的指挥下,如同一股汹涌的黑色洪流,向着南方滚滚而去。战马的嘶鸣声、战士们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由于居庸关在去年已被哲别拿下,所以蒙古兵一入居庸关,便如同猛虎下山,直接面对金国的中京燕京。燕京城池坚固,城墙高耸,防御工事严密,仿佛一座难以攻克的堡垒。城墙之上,金兵严阵以待,弓箭手、长矛手各司其职,城楼上还架设着巨大的投石机,随时准备给来犯之敌以致命一击。
蒙古骑兵们像一群饥饿的狼,一次次地冲击着燕京的城墙。他们挥舞着弯刀,策马狂奔,试图找到城墙的弱点。然而,燕京的城墙如同钢铁一般坚固,他们却啃不动这坚硬的骨头。围攻了一段时间,伤亡惨重,却始终未能攻克。成吉思汗望着坚固的城墙,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但他很快便冷静下来,放弃了继续攻打。毕竟,战争不是莽撞的冲动,而是需要智慧和策略。他深知,一味地强攻只会让自己的军队陷入更大的困境。
进攻中都失利后,成吉思汗并未撤回漠北。他站在燕京的城外,心中默默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他深知,要想彻底征服金国,仅仅攻打中都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辽西。那广袤的中原大地,在蒙古骑兵的铁蹄下,如同一个脆弱的猎物。他们所到之处,村庄被焚毁,百姓流离失所,田野荒芜,一片狼藉。蒙古兵如同风暴一般席卷而过,留下一片废墟。
蒙古兵在金朝境内的长期活动,引起了金主完颜永济的深深忧虑。他坐在金殿之上,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焦虑。为了防止成吉思汗进攻中都,他不得已再次任用上次从前线逃回来的胡沙虎为右副元帅,把最精锐的御林军数千人交给他指挥,屯驻在中都城北。他希望胡沙虎能够凭借御林军的精锐力量,阻挡蒙古人的进攻,保卫中都的安全。
然而,胡沙虎却是一个贪图享乐、玩忽职守的人。他接过任命后,并没有将心思放在军事防御上,而是整日沉溺于游猎之中。他带着亲信,骑着骏马,穿梭在山林之间,追逐野兽,享受着无尽的乐趣。他对自己的职责毫不在意,甚至常常将御林军的士兵们抛在一边,让他们自生自灭。这逐渐引起了完颜永济的不满,他多次派人去提醒胡沙虎,但胡沙虎却毫不理会,依然我行我素。
完颜永济坐在龙椅上,心中满是愤怒和无奈。他深知,胡沙虎的这种行为极有可能给中都带来巨大的危险。然而,此时他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来替代胡沙虎。他只能寄希望于胡沙虎能够突然醒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然而,这一切似乎都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胡沙虎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享乐之中,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毫无察觉。
八月,草原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天空中弥漫着战争的阴云。成吉思汗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同黑色的风暴,逼近了金国的中都。战马的嘶鸣声、战鼓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宣告着一场灾难的降临。然而,胡沙虎却再一次玩忽职守。当他听闻成吉思汗的大军临近时,不仅没有积极备战,反而毫无作为,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享乐之中。他整日沉溺于酒色,对即将到来的危机视而不见,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完颜永济得知胡沙虎的所作所为后,勃然大怒。他坐在金殿之上,怒目圆睁,对胡沙虎进行了严厉的训斥。他指责胡沙虎贪图享乐、玩忽职守,甚至威胁要将其革职查办。然而,胡沙虎生性凶狠顽劣,在被皇帝训斥后,非但没有改过自新,反而心生怨恨。他心中暗想,自己手握重兵,为何要受制于人?于是,他决定采取行动。
胡沙虎率部下发动兵变,将完颜永济劫持后毒死。他的手下们手持利刃,冲进皇宫,将完颜永济从龙椅上拖了下来。完颜永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眼中充满了震惊和愤怒,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死在这样一个无能且凶狠的家伙手中。随后,胡沙虎又拥立皇侄完颜珣为帝,是为金宣宗。完颜珣在一片混乱中登基,他心中满是忐忑和不安,却也无可奈何。
金宣宗从叔父手中接过来的是一个超级“烂摊子”。他坐在龙椅上,望着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心中充满了沉重的压力。即位后不久,河北大部分州县便接连丢失。蒙古骑兵如同洪水猛兽,席卷了金国的北部疆土。到了贞祐二年(1214年)六月,连中都也陷于敌手。中都沦陷前,金宣宗已经南逃至开封,从而把黄河以北的土地拱手让给蒙古。他坐在颠簸的马车上,望着身后逐渐远去的中都,心中满是悲愤和无奈。
为了弥补在疆土方面的损失,金宣宗竟然在与蒙古苦战的同时,又派出军队向南宋、西夏开战。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分散蒙古的注意力,同时也为自己争取一些喘息的机会。然而,这一决策却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金国的军队在与蒙古的战斗中已经元气大伤,再分兵作战,无疑是雪上加霜。结果非但没有得到一寸土地,还导致本方元气大伤。这一愚蠢的决策,让金国的局势更加雪上加霜,金宣宗的这一举动,被后世史学家称为“金国灭亡的加速器”。
金宣宗病死后,继任的金哀宗完颜守绪虽然志在中兴,但无奈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试图挽救金国的危局。他励精图治,试图恢复国家的元气,然而,蒙古的铁蹄却如同影子一般,始终紧随其后。他苦苦支撑了11年,期间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金国的命运。在蔡州城破之际,他站在城墙上,望着冲天的火光和漫天的尘土,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于是,他选择了上吊自杀,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他的尸体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金国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