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最后一场《楼台会》演得格外投入,那句“贤妹妹,我想你……”唱出来的时候,情感丰沛得连台下老戏迷都暗暗点头。谢幕时,掌声雷动,她鞠躬致意,目光扫过观众席,第一次觉得这场持续了数日的密集演出,结束得正是时候。
卸完妆,换回自己的衣服,已经快夜里十一点了。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机。陈昊宇发来了航班信息,明天上午十点落地杭州萧山机场。她算了下时间,心里有了谱。又点开聊天记录,往上翻了翻,是过去一个多月里,两人断断续续的视频截图和语音消息。
有她在后台吃着盒饭、对着镜头抱怨盒饭里辣椒不够时,陈昊宇在剧组片场裹着羽绒服、笑得眼睛弯弯的样子;有她深夜收工回到酒店,瘫在床上跟陈昊宇絮叨排练趣事时,对方强撑着眼皮听她讲、时不时小鸡啄米般点头的迷糊模样;也有陈昊宇拍夜戏到凌晨,在空旷的片场给她发来一段带着鼻音的“晚安,想你”,背景里是呼呼的风声。
一帧帧,一段段,拼凑起了她们各自忙碌、却又紧紧相连的日子。虽然天各一方,但每天雷打不动的“视频粥”,成了彼此最有效的充电站。看着屏幕里那个人,听她说说话,哪怕只是安静地陪着,一天的疲惫似乎都能消散大半。
陈丽君看着这些记录,忍不住笑了。她回了条语音过去:“我刚到家,演出很顺利。你早点睡,明天见。”声音里是藏不住的期待。
第二天,陈昊宇起了个大早。飞机冲上云霄时,看着窗外逐渐变小的广州城,她的心已经飞向了杭州。飞行途中,她大部分时间都在闭目养神,但一想到落地后就能见到那个人,就怎么也睡不踏实。
飞机平稳降落在萧山机场时,杭州是个难得的晴天。阳光透过舷窗照进来,暖洋洋的。陈昊宇随着人流走出闸口,心情莫名有些雀跃和紧张,像第一次约会的小姑娘。她推着行李箱,目光在接机的人群中急切地搜寻着。
然后,她一眼就看到了她。
陈丽君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外面套了件浅蓝色的衬衫外套,没化妆,戴了顶鸭舌帽和口罩,低调地站在不远处的一根柱子旁。但她高挑的身形和独特的气质,在人群中依然显眼。她似乎也刚刚看到她,视线对上的一刹那,陈丽君的眼睛瞬间弯了起来,隔着口罩也能感受到她扬起的嘴角。
陈昊宇加快脚步朝她走去,陈丽君也迎了上来。没有过多的言语,陈丽君很自然地接过了她手中的行李箱拉杆,另一只手则顺势牵住了她的手。掌心相贴,温暖干燥的触感瞬间驱散了所有旅途的疲惫和分离的思念。
“等很久了吗?”陈昊宇抬头看她,帽檐下的眼睛亮晶晶的。
“刚到一会儿。”陈丽君握紧了她的手,仔细端详她的脸,“累不累?飞机上吃东西没?”
“吃了点,不累。”陈昊宇摇摇头,任由她牵着自己往外走,“你昨晚那么晚睡,今天还起得来?”
“接你,再困也得起。”陈丽君侧头看她,眼神里满是温柔的笑意,“走吧,车停在外面。想先回家放行李,还是直接去吃饭?我订了你喜欢的那家杭帮菜。”
“回家吧。”陈昊宇几乎没犹豫,“想先洗个澡换身舒服的衣服。”
“好,听你的。”
两人并肩走向停车场,阳光洒在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手一直牵着,没有松开。一路上,她们并没有说太多话,只是偶尔交换一个眼神,或者简单地问候一下彼此最近几天的细节。但这种无声的陪伴和指尖传递的温度,比任何热烈的言语都更能表达重逢的喜悦。
坐进车里,陈丽君倾身过来帮她系安全带的时候,靠得很近,陈昊宇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和自己同款的洗衣液的清香,还夹杂着一丝阳光的味道。她忽然觉得,所谓幸福,大概就是奔波之后,有个人在终点等你,然后一起回家。
车子驶出机场,汇入杭州的车流。陈昊宇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又看看身边专注开车的陈丽君,心里被一种巨大的安定感和幸福感填满。分开的日子固然有思念,但重逢的这一刻,所有的等待都变得值得。
她知道,接下来等待她们的,是热腾腾的饭菜,是洒满阳光的、干净整洁的家,是可以肆意赖床、分享琐碎日常的短暂假期,是无数个像此刻一样平凡却温暖的瞬间。而这,就是她们努力奔波的意义,是照亮彼此前路的最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