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的江南,细雨如丝,如烟如雾。陆弘廷与江宸携手漫步在青石板路上,远处的白墙黛瓦在雨幕中若隐若现,乌篷船悠悠划过水面,桨声欸乃,为这座诗意的水乡增添了几分灵动。
他们在苏州城寻得一处幽静的院落,稍加修缮后,便挂牌开了“悬壶医馆”。江宸精湛的医术与仁厚的医德,很快便在当地传开,每日前来求医问诊的百姓络绎不绝。陆弘廷虽不通医术,但他聪慧机敏,将医馆的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两人配合默契,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一日,医馆来了一位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身后跟着几个随从。那男子一进门便大声叫嚷:“听闻江大夫医术高明,今日特来请你随我去给家中老夫人看病,若能治好,重重有赏!”江宸不卑不亢地应下,随他上了马车。
陆弘廷心中隐隐不安,总觉得此事有些蹊跷。直到夜幕降临,江宸还未归来。他心急如焚,正准备出门寻找,却见几个衙役闯入医馆,将他押往了官府。
公堂上,那中年男子坐在一旁,脸上挂着得意的冷笑。知府一拍惊堂木,喝道:“大胆陆弘廷,你家江宸给本府夫人看病,用药后夫人竟昏迷不醒,如今生死未卜,你可知罪?”陆弘廷大惊,忙道:“大人明察!江宸医术精湛,断不会出现这种差错,其中定有误会!”
知府却不容他分说,下令将他关进大牢。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陆弘廷满心焦虑,既担心江宸的安危,又不知该如何洗清这莫须有的罪名。
而此时的江宸,正被关在一座深宅大院中。他看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老夫人,仔细诊脉后,心中已然明了。原来老夫人并非是他用药所致,而是中了一种极为罕见的慢性毒药,且下毒之人手法高明,若非他对各种毒药有所研究,只怕也难以察觉。
江宸向看守他的家丁说明情况,却无人相信。他知道,这又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可幕后黑手究竟是谁?为何又要针对他们?
正当江宸一筹莫展之际,一个面容清秀的丫鬟悄悄找到他,递给他一张字条。江宸展开一看,上面竟是太子的笔迹:“稍安勿躁,本太子自有安排。”原来,太子得知他们在江南开医馆后,一直暗中派人关注。此次察觉到异样,便出手相助。
在太子的干预下,陆弘廷被释放。两人再度相聚,紧紧相拥,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欣喜。而此时,太子也现身江南,与他们一同调查真相。
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查明幕后黑手竟是当地一位与药材生意有关的富商。他因嫉妒江宸的医馆抢走了自己的生意,便勾结知府,设下此局,妄图将江宸和陆弘廷赶出江南。
真相大白后,富商和知府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太子则劝说江宸和陆弘廷回京,他表示朝廷需要江宸这样的良医,也希望陆弘廷能入朝为官,助他一臂之力。
江宸和陆弘廷对视一眼,他们早已厌倦了朝堂的纷争与阴谋。江宸婉拒道:“多谢太子殿下抬爱,草民只想在这江南水乡,继续行医救人,过平淡的生活。”陆弘廷也拱手道:“殿下,我亦无心仕途,只愿陪江宸一生,守着医馆,足矣。”
太子无奈地叹了口气,却也不再强求:“也罢,既然你们心意已决,本太子也不勉强。只是若日后有需要帮忙之处,尽管开口。”
送走太子后,江宸和陆弘廷回到医馆。看着熟悉的院落,闻着空气中弥漫的药香,他们相视一笑。经历了这么多风雨,他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宁静。
此后,悬壶医馆的名声愈发响亮。江宸不仅为百姓治病,还收了许多徒弟,将自己的医术倾囊相授。陆弘廷则在医馆旁开了一家学堂,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每到闲暇之时,两人便会泛舟湖上,看夕阳西下,听渔歌唱晚。他们的故事,也在江南水乡口口相传,成为了一段佳话。岁月悠悠,他们在这错位的人生中,终于寻得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用爱与善良,书写着最美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