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0日,上海陆家嘴的蝉鸣被空调外机的嗡鸣声碾碎。温铭志带着侯明昊、曾舜晞走进星耀传媒时,落地窗外的黄浦江正泛着粼粼波光。玻璃幕墙上的电子时钟显示10:17,距离与《青春方程式》选角导演的会面还有43分钟。
"这是你们的临时休息室。"温铭志推开标着"艺人03"的房门,屋内摆放着崭新的健身器材、隔音耳机和贴满便利贴的剧本架。茶几上的平板电脑自动亮起,屏幕显示着两人未来三个月的日程表:5月15日 - 5月30日,中央戏剧学院李教授的台词集训;6月2日,首次媒体见面会;6月10日,试镜《青春方程式》男二、男三角色。
曾舜晞拿起平板电脑,手指在"禁止立人设"的条款上停留片刻:"温总,现在新人出道都靠人设吸粉,我们这样......"
"数据不会骗人。"温铭志调出后台统计,"上个月微博掉粉TOP10里,8个是人设崩塌的艺人。"他点开一段视频,画面里某流量明星因"学霸人设"翻车,评论区满是嘲讽,"你们只需要展示真实的成长轨迹,观众会为真诚买单。"
这时,陈律师推门而入,手里攥着刚打印的合同:"黑金那边又搞小动作,要求侯明昊在解约后三个月内不得参加同类型综艺。"他将文件递给温铭志,"不过我加了补充条款,只要我们能证明《青春方程式》属于青春励志剧而非偶像综艺,他们就无权干涉。"
侯明昊的脸色瞬间发白,攥紧的拳头微微颤抖。温铭志注意到他的反应,起身拍了拍少年肩膀:"放心,法务部已经联系剧方修改项目备案。"他转向陈律师,"让市场部明天出一份竞品分析,重点标注同期综艺的播出时间和受众群体。"
下午三点,温铭志带着两人来到公司的动作捕捉摄影棚。武术指导张老师正在调试设备,地上散落着不同重量的剑道具。"从明天开始,每天两小时武术训练。"温铭志拿起一把木剑,"《青春方程式》有大量打戏,提前练体能能避免拍摄时受伤。对了,你们的微博账号今晚就会移交运营团队,第一条内容我建议发......"
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温铭志看了眼来电显示,走到窗边接通:"王总,关于天盛集团注资的事......"压低的交谈声中,侯明昊和曾舜晞对视一眼。曾舜晞弯腰捡起剧本,发现边角处贴着温铭志手写的批注:"此处情绪转折需更自然,建议参考周迅老师的《李米的猜想》表演方式"。
夜幕降临时,温铭志的微信弹出新消息。侯明昊发来一段30秒的台词练习音频,背景音里混杂着老式空调的噪音。少年在语音里说:"温总,我住的公寓隔音不太好,怕打扰邻居,只能半夜练声。"
温铭志立刻拨通助理电话:"给小侯换套带独立录音室的公寓,费用从我的奖金里扣。"他顿了顿,"另外,联系后勤部,明天给艺人宿舍统一安装双层隔音玻璃。"
凌晨1:23,温铭志的办公桌上依然亮着台灯。他正在审核微博运营方案,突然收到曾舜晞发来的长文,讲述自己北漂三年的经历。少年最后写道:"其实我不敢期待太多,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温铭志盯着屏幕许久,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2013年,我第一次参加国际商赛,用压岁钱买的股票全部亏损。所有人都觉得我会放弃,直到我在华尔街日报看到一句话——真正的商人,永远在废墟里寻找黄金。明天早上八点,我在公司健身房等你,教你用健身器械缓解焦虑。"
窗外的东方明珠塔闪烁着霓虹,16岁的少年合上电脑,将闹钟设置提前两小时。他知道,在娱乐圈这场残酷的马拉松里,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成败。而他要做的,就是为自己的艺人扫清所有障碍,哪怕前方荆棘丛生。
此刻的侯明昊和曾舜晞仍习惯称他"温总",这个带着疏离感的称呼,温铭志从未纠正。他清楚,信任需要时间沉淀,就像他办公室抽屉里珍藏的股票交割单——那些青涩的失败记录,最终都化作了如今谈判桌上的底气。
多年后的颁奖礼现场,当温泽安凭借《阳光里的向日葵》斩获影帝桂冠,镁光灯下的他接过奖杯,棱角分明的面容透着从容。没人想到,这位横扫各大奖项的实力演员,曾是星耀传媒那个雷厉风行的少东家温铭志。2017年,父母婚姻的破裂让家庭陷入动荡,弟弟妹妹为他取"泽安"之名,既希望他如润泽万物般温和,更盼他能平安顺遂、远离纷扰。改名后的温泽安彻底隐去与星耀传媒的关联,以新人身份跑遍各大剧组,从无人问津的龙套做起。
随着时间推移,温泽安不仅在演艺事业上大放异彩,更将商业版图扩展到影视制作、艺人经纪等多个领域,旗下四五家公司相继崛起。圈内都知道,从他公司走出的艺人,不仅资源优质,合约条款更是业内少见的人性化。他坚持为艺人配备专业医疗团队、设立职业转型基金,甚至在合同里明文规定合理的工作时长。当媒体问及经营理念,他只是笑着说:"当年在黑金看到的那些遗憾,我希望在我的公司永远不会发生。"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这位站在行业顶端的传奇人物,始终记得16岁那年在会议室里,为两个少年据理力争的初心。
当晚八点,三人在公司附近的本帮菜馆包间落座。红木餐桌上摆着响油鳝糊、蟹粉小笼,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侯明昊和曾舜晞的眼镜片。温铭志笑着将蟹黄汤包推到两人面前:“先垫垫肚子,张老师的体能训练可不会因为晚饭留情,但吃饱了才有力气坚持。”
话音刚落,他的手机在桌面上震动起来,是助理发来的消息:“温总,《青春方程式》剧组要求提前试镜,时间改到6月4日。”温铭志眉头微蹙,抬眼望向正小口抿着酸梅汤的两人,眼神里满是关切。
“接下来半个月,每天加练三小时。”温铭志语气轻柔,却透着坚定,“不过大家也别太紧张,明天一早,台词课的李教授、形体课的张老师都会到场指导。饮食方面,营养师准备了均衡的食谱,奶茶、外卖可以喝可以吃,但尽量选健康些的,训练强度大,别吃坏了肠胃。要是实在馋甜品,周末咱们忙完可以点杯低糖奶茶,就当奖励。”
散场时,夜风裹挟着黄浦江的湿气扑面而来。温铭志看着两人钻进出租车,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敲了敲车窗:“对了,明天让造型师给你们拍些生活照,微博首条就发日常训练的片段,不用刻意表现,自然地做自己就好。要是拍摄过程中有任何想法,随时和我说。”车子启动的瞬间,他又掏出手机发了条语音:“小陈,联系安保公司,从今晚开始给两位艺人的住处加装监控,一定得保障他们的安全。”
三天后的清晨,天光微亮,训练室里已满是汗水的气息。形体老师张曼丽握着侯明昊的手腕调整剑招角度,转头对候在一旁做记录的温铭志说:“小侯协调性不错,肯花时间抠动作细节,比刚来的时候稳多了。”温铭志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需要加强的腿部力量训练项目。
台词课上,李建国教授看着反复打磨对白的曾舜晞,摘下眼镜擦拭:“小曾语感挺好,就是气息还得练,你让他每天跟着APP做半小时基础训练。”课后,他把温铭志拉到一边,“这孩子对角色理解挺到位,你让他提前研读剧本的法子确实有用。”
听着老师们的反馈,温铭志认真记下要点。待众人散去,他独自留在训练室,对着镜子练习武打动作。作为从小学武的人,他深知动作戏的精髓,一招一式都力求精准。练完后,他又翻开《演员的自我修养》,在“情绪记忆”章节旁批注:“下周让小曾和小侯用这个方法练习哭戏。”
深夜的办公室里,温铭志还在研究《青春方程式》的剧本。手机突然震动,是张曼丽发来一段视频,画面中侯明昊和曾舜晞正在对戏。“两人配合有默契,就是走位还得再磨合。”张曼丽的语音里带着建议。温铭志回复:“我明天调整训练计划,加一组实战走位练习。”
窗外,黄浦江的灯火倒映在江面上,温铭志望着夜景,打开手机备忘录写下:“小侯体能提升30%,但耐力需加强;小曾台词进步显著,表情管理还需注意。”写完这些,他又默默加上一句:“自己的镜头感训练,明早五点开始。”
作者(ฅ´ω`ฅ)已阅留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