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原创短篇小说 > 蝴蝶牌缝纫机与1983年的飓风
本书标签: 原创短篇  创业之路  原创作品     

第十章 雪落珠江

蝴蝶牌缝纫机与1983年的飓风

广州城飘起百年不遇的细雪时,周春芳正在擦拭"芳姐快餐"的灯箱。冰晶落在玻璃弹珠镶嵌的蝴蝶标志上,折射出七彩光晕,将对面赵德贵新开的"德贵酒楼"招牌照得黯然失色。小满忽然指着珠江惊呼:"冰船!"——顺流而下的冰凌撞击着废弃快餐车,锈蚀的绕线器在月光下旋转如往昔。

房东阿婆踩着木屐推开阁楼门,樟脑味裹着老照片纷扬落下。泛黄的相片里,穿旗袍的少女站在"永昌裁缝铺"匾额下,身后那台胜家牌缝纫机与春芳的蝴蝶牌形如姐妹。"四九年,"阿婆的翡翠耳坠擦过相框,"我拿金条换的铺面..."她枯枝般的手指突然按住春芳手背,冰凉如珠江的雪水。

装修队凿开旧试衣镜时,三十八把裁缝剪倾泻而出。老陈将剪刀熔成"明厨亮灶"的招牌支架,锻打时的火星溅在雪地上,融出蝴蝶状的孔洞。阿婆每晚送来炖汤,紫砂罐底总沉着当年的缝纫机零件——断针、梭芯、量衣尺,在汤水中渐渐拼成半幅广式骑楼图。

开业前夜,春芳在阁楼发现铁盒。生锈的饼干盒里躺着阿婆的嫁妆:半卷阴丹士林布裹着发霉的婚书,还有张1953年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文件空白处用眉笔写着"要活下去",字迹被蛀虫咬穿,如珠江上支离的浮冰。

第一场员工培训在暴雪中进行。十八个打工妹围着缝纫机改装的料理台,看春芳用顶针计量盐粒。贵州妹阿珍的解放鞋破洞处塞着粮票,她切萝卜丝时哼着山歌,刀光在玻璃弹珠上折射,将"禁止浪费"的标语切成光斑碎片。

赵德贵的报复裹着糖衣而来。穿貂皮的女人带着港商名片上门,说要投资百万扩建。"合同在这。"她推来的文件散发着紫罗兰香,春芳却嗅到硝烟味——条款小字间藏着"品牌收购"。小满突然打翻枇杷膏瓶,糖浆在"芳"字上凝固成琥珀,封存了致命陷阱。

冬至凌晨,阿珍在剁肉时被机器绞伤。春芳背她冲进急诊室,血手印在挂号单上叠成红梅。手术灯亮起时,春芳发现阿珍裤袋里的笔记本——用眉笔画的服装设计图,模特都穿着"芳姐快餐"围裙。护士推走病床时,一张粮票飘落,编号正是当年失窃的那串数字。

劳资纠纷的传票与寒流同期抵达。赵德贵收买的工头在法庭上晃着安全帽:"日做十六个钟..."春芳当庭拆开快餐车坐垫,棉絮里藏着的混凝土账本钢筋毕现。老陈用爆破测绘仪还原工时记录,投影在法庭白墙上,数字排列竟构成蝴蝶翅膀的脉络。

胜诉那夜,春芳在珠江边焚烧假合同。阿婆突然现身,木屐踢开灰烬,露出未燃尽的港商印章——纹样与赵德贵耳后疤痕完全一致。小满用冰凌在雪地画圈,圈住顺流而下的快餐车残骸:"爹在车里..."

年关将近,十八个打工妹的汇款单在柜台堆成小山。阿珍缠着绷带教姐妹们识字,作业本上的"春"字总多一横。春芳将缝纫机商标拓在汇款单背面,蝴蝶翅膀盖住"收款人"栏,飞向黔东南的云雾深处。

除夕夜,最后一块冰凌在珠江融化。春芳掀开新制的酸坛,发现阿婆沉在坛底的翡翠耳坠。月光穿过弹珠风铃,在耳坠表面蚀刻出微型骑楼,廊柱间晃动着1953年的裁缝铺光影。小满突然指着电视尖叫——新闻里播放深圳特区建设画面,推土机碾过的荒地间,半截蝴蝶牌缝纫机头在月光下泛着幽蓝。

零点钟声敲响时,三十八个民工在店外堆起雪蝴蝶。老陈点燃引线,硝烟中腾起的不是烟花,而是当年采石场的哑炮配方。冰晶裹着火药在空中炸裂,化作万千发光的蝴蝶,落在赵德贵新装的霓虹招牌上,将"德贵"二字灼成焦黑。

上一章 第九章 红袖章与蓝印花布 蝴蝶牌缝纫机与1983年的飓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电子厂的白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