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车驶离颁奖礼场馆时,后座的两人同时松了口气。林逸轩扯掉领结扔在一旁,林徐然则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睫毛在路灯的光影里轻轻颤动。
“刚才记者的问题够尖锐的。”林逸轩拧开瓶冰水递过去,“公司怕是又要下场控评了。”
林徐然接过水,指尖碰到他的,没像往常那样立刻收回。“控评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睁开眼,看向窗外掠过的霓虹,“我们的合约明年到期。”
林逸轩握着水瓶的手顿了顿。这个话题他们默契地避了三年,从出道时签的五年合约,到如今只剩最后一年。圈内人都知道,“星轨”的续约谈判并不顺利,两家公司都想把他们拆开单飞。
“你想续约?”林逸轩的声音有点低。
“你呢?”林徐然反问,目光转回来落在他脸上,“上次你说想尝试创作,单飞或许更自由。”
车窗外的广告牌闪过他们的双人海报,照片上的两人穿着同款西装,笑得明亮。林逸轩忽然想起上周在录音棚,林徐然帮他改demo的样子,对方指尖在琴键上跳跃,哼出的和声比原曲更动人。
“没你合声,写歌没意义。”他低声说。
林徐然的睫毛颤了颤,没接话,只是把水瓶放在两人中间的空位上,瓶身相触时发出轻响。
回到宿舍时已是凌晨。这是公司为他们租的公寓,三室一厅,却总被粉丝调侃“不如改造成双人间”——因为林逸轩的东西总在林徐然的房间里出现,从常用的护发素到没来得及收拾的外套。
林逸轩刚洗完澡出来,就看见林徐然坐在客厅沙发上,手里拿着份文件。是新的合约草案,乙方栏里只有一个签名位。
“公司刚发过来的。”林徐然把文件推给他,“单飞资源很好,影视歌三栖发展。”
林逸轩扫过那些诱人的条款,指尖却停在末尾的解约金数额上。高到离谱,明显是不想让他们轻易走。“你怎么看?”
“我找了律师。”林徐然从抽屉里拿出另一份文件,封面上写着“独立工作室章程”,“我们可以自己组队,签艺人约,自由度更高。”
林逸轩猛地抬头。他知道林徐然一直在规划未来,却没想到对方早已考虑得如此周全。章程的股东栏里,并排写着他们两个的名字,字迹苍劲,一看就是林徐然的手笔。
“风险很大。”林逸轩提醒道。脱离大公司,意味着要自己对接资源,应对舆论,稍有不慎就可能跌落谷底。
“但我们可以一起扛。”林徐然看着他,眼底的光比颁奖礼的聚光灯更亮,“就像三年前在地下室,你帮我改舞步,我帮你练高音那样。”
窗外的月光透过纱帘照进来,落在两人交叠的手背上。林逸轩忽然笑了,拿起笔在工作室章程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字迹飞扬,和林徐然的沉稳恰好互补。
“明天去把这份给公司送过去。”他把单飞合约推到一边,“顺便告诉他们,‘星轨’不散。”
林徐然拿起两份签好的章程,指尖划过两个并排的名字,嘴角扬起浅浅的弧度。手机在这时震动起来,是粉丝后援会发来的消息,附带着刚才颁奖礼的饭拍视频——镜头里,他搭在林逸轩肩上的手,悄悄比了个“1+1”的手势。
“粉丝好像比我们还急。”林徐然把手机递给林逸轩看。
林逸轩点开评论区,满屏都是“锁死”“一起走花路”的留言。他忽然想起出道夜,两人站在升降台上,看着台下闪烁的应援灯海,林徐然在他耳边说:“以后我们要让这些灯,为我们亮更久。”
如今看来,这个约定,他们做到了,而且还要继续做下去。
“明天有个品牌直播。”林逸轩关掉手机,起身往房间走,“记得穿我给你留的那件卫衣,粉丝说我们穿同色系最登对。”
林徐然看着他的背影,低声应了句“好”。客厅的灯光柔和,映着两份并排放置的章程,像一艘即将启航的船,载着两个人的梦想,正准备驶向更广阔的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