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刘备在徐州住下后,与关羽、张飞、岳飞、陈宫等人齐心协力,辅佐陶谦治理徐州。刘备爱民如子,时常巡视城中,抚恤百姓疾苦;关羽、张飞、岳飞则日夜操练兵马,严守徐州城防,击退多股来犯贼寇。一时间,徐州百姓安居乐业,对刘备等人感恩戴德。
然而,好景不长。陶谦年事已高,加之操劳过度,身染重病,卧床不起。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心中忧虑徐州的未来。思来想去,他觉得刘备仁义之名远扬,又有雄才大略,是治理徐州的不二人选,便决定将徐州让与刘备。
一日,陶谦将刘备请至榻前,拉着他的手,恳切地说道:“皇叔,我自知命不久矣。徐州乃四战之地,若无贤能之人治理,必将陷入战火。我观皇叔仁义宽厚,深得民心,愿将徐州相让,还望皇叔不要推辞。”
刘备闻言,大惊失色,连忙起身拜谢道:“陶公何出此言?备前来徐州,不过是暂居避难,蒙陶公收留,已是感激不尽。徐州乃陶公辛苦经营之地,备怎敢觊觎?”陶谦见刘备推辞,心中更加敬重他的为人,但仍苦劝道:“皇叔不必推辞,以你的才能和品德,定能保徐州百姓平安。我意已决,还望皇叔成全。”刘备坚决不受,再三推辞,陶谦无奈,只得暂时作罢。
过了几日,陶谦病情加重,他再次将刘备、关羽、张飞、岳飞、陈宫等人请至府中。陶谦对众人说道:“我命在旦夕,徐州不可一日无主。我已决定将徐州让与皇叔,望诸位能够辅佐他。”说罢,便命人取出徐州的印信,要交给刘备。
刘备见状,连忙跪地,痛哭流涕道:“陶公,您这是折煞备了!备虽为汉室宗亲,但无功无德,怎敢接受徐州?陶公若再相逼,备唯有一死!”关羽、张飞、岳飞等人也纷纷跪地,恳请陶公收回成命。陶谦见刘备心意已决,长叹一声,只得将印信收回。
又过了几日,陶谦病情危急,已到弥留之际。他将刘备唤至床前,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皇叔,我一生为徐州百姓操劳,如今将死,唯一的心愿就是将徐州托付给你。你若不答应,我死不瞑目啊!”刘备见陶谦如此恳切,心中十分感动,但仍推辞道:“陶公,您对备的厚爱,备铭记在心。但徐州之事,干系重大,备实在不敢贸然接受。”
陶谦见刘备第三次推辞,眼中含泪,说道:“皇叔,我知道你是仁义之人,担心旁人说你夺人城池。但如今徐州百姓处于水火之中,只有你能救他们。你若不答应,徐州百姓将生灵涂炭啊!”刘备听了陶谦的话,心中悲痛万分,他沉思良久,最终说道:“陶公,既然您如此信任备,为了徐州百姓,备暂且接受徐州。但等陶公的公子长大成人,备定会将徐州归还。”陶谦听了,微微点头,含笑而逝。
刘备见陶谦去世,悲痛不已,他以子侄之礼为陶谦守孝,徐州百姓也纷纷为陶谦哀悼。待守孝期满,刘备在众人的拥戴下,正式接管徐州。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决心不负陶谦的重托,治理好徐州,保境安民。
赞曰
陶公病重意拳拳,三让徐州情义绵。
刘备辞尊彰大义,仁人守孝敬前贤。
关张岳将齐辅佐,陈宫谋略助周旋。
且看徐州新气象,再观霸业起新篇。
刘备接管徐州后,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他能否在这乱世之中,守住徐州,实现自己匡扶汉室的理想?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