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离去,言及诸葛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刘备听后,内心燃起新的希望,当即决定亲自前往隆中拜访,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关羽、张飞听闻此事,张飞满脸不屑,哼声道:“大哥,那诸葛亮不过是一介村夫,徒有虚名罢了,何必兄长亲自前去?派人将他唤来便是。”刘备闻言,脸色一沉,严肃道:“三弟休得胡言!孔明先生乃当世大贤,我等需以礼相待,切不可轻慢。”张飞虽心有不满,但见刘备如此坚持,也不再多言。
次日,刘备便带着关羽、张飞,备上礼物,前往隆中。一路上,山峦起伏,景色秀丽,可刘备心急如焚,无心欣赏。行至一处清幽之地,见几间草庐错落其间,刘备心中一喜,料想此处便是诸葛亮的居所。
三人来到草庐前,刘备下马,亲自叩门。许久,门缓缓打开,出来一位童子。刘备赶忙上前,恭敬问道:“请问先生在家否?”童子打量他们一番,回道:“先生一早就出门去了。”刘备又问:“先生去往何处?何时归来?”童子摇头道:“先生行踪不定,不知去向,也不知何时回来。”刘备听闻,心中满是失望,但仍客气地说:“若先生归来,烦请告知,就说刘备前来拜访。”
三人无奈,只好返回。张飞一路上牢骚不断:“我说那诸葛亮就是故意躲着不见,大哥何必这般低声下气!”刘备耐心劝道:“三弟,莫要急躁。先生或许真有要事缠身,我们改日再来便是。”
几日后,刘备得知诸葛亮已回隆中,便不顾关羽、张飞的劝阻,再次前往拜访。可到了草庐,却被告知诸葛亮与友人外出闲游了。张飞这下彻底忍不住了,暴跳如雷:“这诸葛亮太无礼,两次都不见大哥。待我冲进草庐,将他绑来见大哥!”刘备赶忙拦住张飞,厉声叱责:“三弟,你怎可如此鲁莽!诸葛先生乃高洁之士,我们求贤若渴,需以诚心相待。若你再胡言乱语,坏了我求贤大事,定不饶你!”张飞被刘备一顿斥责,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再吭声。
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书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求贤若渴之意,期待诸葛亮能出山相助,共扶汉室。随后,带着关羽、张飞怏怏而归。
回到营中,刘备茶饭不思,一心想着诸葛亮。他深知,要成就大业,非得诸葛亮这样的大贤辅佐不可。而此时,曹操在北方听闻刘备如此执着地寻访诸葛亮,心中也隐隐感到不安,加紧筹备南下的兵力和粮草,准备给刘备致命一击。
刘备能否在曹操大军压境之前请出诸葛亮?诸葛亮又是否愿意出山,辅佐刘备应对这乱世危局?且看这位求贤若渴的主公,如何在困境中坚持,书写属于他的英雄篇章。
赞诗
隆中山下访贤良,一顾茅庐未睹郎。
莽撞张飞言缚士,贤明刘备诫骄狂。
诚心留信期君至,渴意求才为国昌。
且待风云逢际会,再瞻豪杰谱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