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深陷两线作战的泥沼,焦头烂额之际,却并未放弃抵抗。他深知,若任由鲜卑肆虐北方,魏国根基将动摇。于是,曹丕紧急召集朝中的智囊团,包括司马懿、郭嘉(若在世)等一众谋士,商议如何平定鲜卑。
司马懿提出,可采用分化瓦解之策。鲜卑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各个部落之间也存在利益纷争。曹丕采纳此计,暗中派人深入鲜卑各部,重金贿赂一些部落首领,挑唆他们与檀石槐产生矛盾。同时,曹丕又集结国内剩余的精锐兵力,由曹真、张郃等将领率领,向鲜卑主力发起猛攻。
战场上,曹真、张郃身先士卒,魏军在他们的带领下,士气大振。而鲜卑内部因曹丕的离间计,人心惶惶,战斗力大打折扣。在魏军的猛烈攻击下,檀石槐的大军逐渐抵挡不住,开始节节败退。经过数月苦战,曹丕终于成功平定鲜卑之乱,北方边境暂时恢复了安宁。
然而,经此一役,曹丕深知魏国在中原地区面临蜀汉的巨大压力,且洛阳地处平原,无险可守,一旦蜀汉再次北伐,魏国都城危在旦夕。为了躲避蜀汉锋芒,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曹丕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迁都漠北。
迁都的过程艰难而漫长,无数的百姓、物资需要迁移。但曹丕意志坚定,他亲自指挥迁都事宜,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魏国都城迁至漠北的盛乐城。盛乐城位于草原深处,四周有山川环绕,易守难攻。
在漠北,曹丕开始休养生息,积极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他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促进鲜卑等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增强了魏国的实力。同时,曹丕还在边境修筑堡垒,加强防御工事,以防蜀汉再次北伐。
诸葛亮得知曹丕迁都漠北后,与刘备商议。刘备眉头紧皱,说道:“曹丕此举,是想暂避锋芒,积蓄力量。我军不可掉以轻心。”诸葛亮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不过,此时正是我军扩大战果的好时机。我们可趁曹丕立足未稳,继续北伐,收复更多失地。”
于是,诸葛亮再次整军备战,准备发动新一轮的北伐。而曹丕在漠北,也时刻关注着蜀汉的动向,加强了对南方边境的防御。
天下局势依旧风云变幻,各方势力在这乱世中继续角逐。诸葛亮的北伐能否突破曹丕在漠北的防御?曹丕又将如何应对蜀汉的进攻?且听下回分解。
赞诗
曹丕苦战平鲜卑,迁都漠北意何为。
休养生息图强盛,御敌筹谋筑堡围。
诸葛挥师思北伐,玄德忧虑念安危。
且看风云多变幻,再观豪杰斗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