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毓曜堂(长春宫正堂)
才进正殿,苏绿筠眸中便掠过一丝讶色,“咦?皇后娘娘这儿今日的摆设,倒与往日不同了?”
她举目四顾,但见殿中光影流转,氤氲水汽间,花香清甜、果香馥郁,盈盈满室。
最外侧是二十四对紫檀木包嵌湘妃竹骨镶“春山云影”冰蓝底黄翡隔扇。隔心镶嵌的冰糖雪梨色冰蓝底黄翡,被精心雕琢成层叠的山峦与流动的云气。更妙的是,在云气之间,镂空镶嵌了若干片极薄的天然白玉片,雕刻成玉兰花瓣的形状。
隔扇两旁置紫檀嵌湘妃竹案几,上陈一对冰种飘花翡翠“蓬莱仙洲”山水摆件。山间微雕桂树与玉兰——金丝缀作细蕊,白玉琢为芳瓣;山脚处暗藏水循环之巧,水雾袅袅而起,数尾红鱼游弋其间,若隐若现,生意浮动。
日光穿射时,黄翡的暖光如朝霞,冰蓝底似远空澄霁。而那玉兰镂空之处,便筛落清白光斑,点点洒落砖地粉墙。
随着日影移动,这些光斑宛如被风吹落的玉兰花,缓缓“飘过”殿内,与翡翠摆件的柔光、水汽的氤氲共同演绎一场极致的光影盛宴,完美呼应“湖雾漫散,清透蓝影”的意境。
十二品高大盆栽分列四周:石榴吐艳,桂子含金,橘树垂珠,梨枝堆雪,玉兰亭亭,柠檬缀玉,海棠晕霞,枝枝叶叶俱是生机勃发。更兼二十四品香花绕砌——蝴蝶兰翩然欲飞,茉莉香细,米兰影疏,薰衣草紫雾朦胧,栀子玉质冰心,夜来香暗送幽绪,铃兰低垂羞颜……仿佛一座微缩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好多花啊!”可心不由低声惊叹。
苏绿筠轻轻点头,又往前瞧去——
该堂北侧正中,精美的镂空玉兰紫檀木制须弥座台基上,一架紫檀木嵌湘妃竹的“四时灵仙”地屏静矗其间。屏心以杭细薄纱为底,玉兰亭亭,桂子点点;数只“冰凤”穿梭其中,羽翼以透明丝线掺银盘金绣成,凤身仅勾浅蓝轮廓,借纱透光,灵气氤氲。风过纱动,凤影扶枝,似穿云戏蕊,意境悠远。屏缘浮雕桂橘纹,蜜瓜黄琉璃为瓣,浅绿玉片作叶,衬得紫檀温润如玉。
屏前设紫檀木雕“凤仪仙寰图”百宝主座,梨花缠枝绕椅,凤凰展翅欲飞。靠背以月白云锦为底,苏绣梨花盛放,瓣染珠光白丝,如雪轻覆;风来之时,似有落英簌簌,与屏上凤影交织,清雅中隐见灵动。
台基外层安装玉兰飞凤紫檀落地罩,用以区分主座下座,落地罩上方悬挂御笔“敬修内则”。
除地屏纱质屏心外,在各连接的柱间,增悬数重月白、冰蓝、蜜瓜黄色的轻纱幔帐。用料采用不同质感的杭细、罗、绡,层层叠叠,质地从轻薄透光到略有骨感。风动时,幔帐如水波流动,人影穿梭其间,如梦似幻,极大地增强了空间的柔美与动态隔离感。
面向主座,八张月牙宽椅分列两侧,弧背如新月流线。紫檀椅架润泽,外覆月白锦,内衬羽绒,坐感绵柔。每椅背心嵌圆幅苏绣扇面——《榴绽丹霞》炽烈,《橘映秋光》温煦,《玉树琼葩》素净,各有风华。椅旁配湘妃竹面小案,紫檀为足,嵌蜜瓜黄琉璃,暖光映缎,清贵流转。
她走到自己的座位前,见椅背正绣《桃夭灼华》,粉瓣灼灼,生机盎然。案头置浅粉水晶桃株盆景,羊脂白玉瓷盅里是西湖牛肉羹羹;钧窑粉釉杯中是茉莉绿茶,茶烟细绕。六味点心陈于水晶琉璃盏:肉松奶香小贝、蜜桃酒酿软酪、蟹粉酥、杏仁豆腐、玫瑰虾球、蓝莓酥山,色味交织。
最前面的高晞月轻抚案上那盆黄翡蜜蜡雕成的桂花盆景,并不回头,接话道:“皇上前日下旨,‘以日代月’,二十七日孝期已满。皇后娘娘先前为守孝素净,如今自然不同了。”
“原来如此。”苏绿筠也不计较她语中几分矜傲,在可心的服侍下,坐了下来,拈起银叉尝了一颗玫瑰虾球,嫣然笑道:“倒叫人想起,从前在潜邸时的日子了。”
黄绮莹笑盈盈地道:“要嫔妾说,这里竟比潜邸时的金蕊玉熙堂还要宽敞清贵呢!”她目光流转,环视殿中,“瞧这些果树花卉,种类繁多,株株茂盛——实在喜人!”
“不过,好端端地怎么就突然宣布,守孝制度‘以日代月’了呢?”海兰也忍不住参与进来,小心地发问。
“这谁知道呢?”金玉妍尝了一口朝鲜花米糕,又饮一勺酱汤,心情不错地接话。
“金贵人吃得是家乡小食吗?瞧着到是新鲜有趣!”陈婉茵注意到对方案几上的吃食,好奇地瞧着。
金玉妍与海兰、黄绮莹都是贵人,因此桌子上摆得是通草花,另有热汤一例、茶饮一品、四味点心。
金玉妍今日的吃食,琅嬅依着记忆中延吉风味与《大长今》里的食物,命膳房仿制的朝鲜族风味。汤是豪华版海鲜大酱汤,茶是大麦茶,四味点心分别是朝鲜花米糕、辣炒年糕、紫菜包饭、泡菜。
“倒确是家乡的风味,”金玉妍含笑颔首,眼波微漾,却又轻声一叹,“只是终究与故土所尝略有不同。可皇后娘娘这般用心,已是极好了。”
“皇后娘娘向来体恤妃嫔的思乡之情,褒奖咱们母家的匾额还是娘娘特意向皇上陈情的,想来玉氏收到皇上的褒奖,也会为金贵人开心的。”陈婉茵柔声宽慰道。
“嗐,说点别的,昨儿吹了半宿冷风,倒叫我听着些动静”——黄绮莹捻着帕子,凑近身侧的金玉妍,语气带着几分雀跃,“像是凤鸾春恩车从长街过呢,也不知是不是我听岔了,金贵人可听见了?”
“黄贵人没听岔。”金玉妍也收拾好了心情,唇角勾了勾,语气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笃定,“那车轮轱辘声沉得很,谁能忽略过去?”
“昨儿夜里皇上明明没翻牌子,”苏绿筠也凑过来,很有兴致的参与讨论,眼底满是好奇,“可那凤鸾春恩车竟还动了,这是接了谁去?”说着便转向一旁正用银签挑着点心的高晞月,语气带了几分打趣,“贵妃娘娘,莫非是悄悄接了您去?”
高晞月手中银签一顿,抬眼时眉梢已带了几分傲色:“这等既违宫规、又藏着掖着的事,自然与本宫无关!”
“皇后娘娘到——”
话音未落,殿外太监的唱喏声已穿透正堂,原本喧闹的众人瞬间静了下来。一同起身,垂首立在两侧。
海兰着急地对如懿唤道“姐姐,姐姐,快醒醒,皇后娘娘来了!”
可惜如懿睡得死沉死沉,带着护甲的胡萝卜手依然拖着下巴,没有丝毫反映。
阿箬她膝行半步凑到如懿身边,急切地晃了晃她的胳膊,压低声音唤道:“主儿,快醒醒!皇后娘娘来了,快起身!”
恰在此时,湖蓝洒金的裙摆已映入殿门,琅嬅款步而入,步履轻移间,裙摆微漾,仿佛荡开了一室清幽的水畔香风。
仿佛携着一缕破开冬雪的明澈春晖,姗姗而临。
鹅黄色真丝旗装在室内的融融光影下泛着柔润光泽,以一支蜜蜡黄的金丝玉扁方固定墨发,质感看上去温润缜密,让人联想到上好的羊脂酥酪或精炼的琥珀饴糖,唇齿间是阳光与蜜糖交织的浓润甜暖,绵长妥帖。
墨发间一枝蓝白渐变仿菊轻纱薄绸绢花,花瓣薄如蝉翼,颜色由瓷白渐入雾蓝,清冷如月下霜华,柔瓣层叠似凝秋露,与鬓边通草姚黄牡丹相映,好似从古画上绽放而来,于凤仪无双的贵气之中,又透出几分清雅的书卷香气。
她目光扫过殿内,最终落在角落里纹丝不动的如懿身上,眉梢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这戏码她都演不腻吗?】
【为啥一定要通过睡觉这种方式来展现她的“人淡如菊”呢?不理解呀,不理解!】
此时众妃已齐齐敛衣下拜,
“臣妾(嫔妾)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安!”
琅嬅收回目光,端坐于凤位之上,身姿如宝塔凝晖,自有岿然不动之仪。
她略略抬手,腕间那晶莹剔透的白水晶珠串轻碰,发出泠泠清音。
“诸位妹妹请起,赐座。”声音如春风拂过玉罄,闻者似品得一盏温热的冰糖雪菊茶,格外清甘润喉。
“年下天寒,多有贫苦百姓难熬风雪。”她眸光澹澹扫过众人,续道,“诸位妹妹弃珠玉而饰草花的善举,竟是派上了大用场。本宫已令莲心带人抄录好第一阶段的救济账册,笔笔开支、救济人数等皆登记在册,待会儿离去时,便各自带回去细细过目吧。”
宝座前方左右两侧的羊脂白玉雕云纹香几上,翡翠缠枝莲纹熏炉,香气袅袅。韫过女子的眉眼,在柔光下显得如圣母临凡般出尘绝世,教人不敢逼视,却又心向往之。
堂内静了一瞬,紧接着高晞月率先起身,鬓边通草缀成的仿飞蝶并蒂小芍药轻颤——
那花瓣呈现出娇嫩的奶油黄色,瓣尖却染着一抹清新的绿韵,恍是将初春嫩蕊凝在发间,一只淡粉色的小蝴蝶落在外层的花瓣处,随她欠身的弧度翩然欲飞。
她满目欢欣,含笑欠身:“娘娘心怀黎元,臣妾等拾翠填薪,不过略尽绵薄,能为百姓出份力,全赖娘娘引领。”
“贵妃娘娘所言极是。”陈婉茵略带害羞地拂过发上的碧绿色琉璃竹节发簪,语调温婉谦和,“臣妾前几日带着宫人裁了些棉衣,又心中忧虑数量难以核计,分发时有所疏漏,如今得娘娘账册规整明晰,倒真省了不少心力。”她的声音如溪水般柔和,娓娓道来。
琅嬅闻言,唇角漾开一抹清浅温煦的笑意,似春阳化雪:“妹妹有这份心,已是难得,更何况行事这般细致周全。”
“本宫记得永瑾喜食三文鱼,本宫冰库里还有一些,待会儿让沁水送一筐去永寿宫。”她眼波微转,落向陈婉茵,语气愈发和煦“那鱼冰藏得极好,肉质鲜肥,脂膏丰腴正好给永瑾补补身子。”
陈婉茵连忙起身屈膝,眼底满是感激:“娘娘日理万机,竟还将永瑾的口味喜好放在心上,臣妾...臣妾实在惶恐。这等珍贵之物,关山万里而来,臣妾怎敢再劳烦娘娘赏赐..….”
“你我姐妹多年,何须这般见外。”琅嬅眉眼弯弯,语气里满是由衷的亲近,“那三文鱼原是本宫名下产业的冰鲜船队刚从盛京带回的,不过是点时鲜物什,妹妹莫要推辞。”
她说着,纤指端起白水晶砌茶盏浅啜一口,茶香氤氲间续道:“再说此番寒冬救济,你调度物资,日夜劳心费神,本宫都看在眼里。赏些东西聊表心意,原是应当的。妹妹且安心收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