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基础咖啡保持原价,但增加特色饮品和甜品套餐,目标是有消费能力的文艺青年。"他顿了顿,"就像昨晚慈善晚宴上的那些人,他们愿意为'故事'买单。"
苏沫若有所思:"所以不是卖咖啡,是卖...体验?"
"卖归属感。"陈哲远纠正道,"让你的咖啡馆成为某种身份象征——'我知道城里最好的小众咖啡馆在哪里'。"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哲远突然意识到,这是车祸后他第一次完全专注于工作以外的事情。没有并购压力,没有董事会斗争,只是一个下午的咖啡和商业闲谈。
"你为什么辍学?"他突然问。
苏沫正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闻言笔尖一顿:"蓝带?我说过了,觉得太商业..."
"不,第一次。你父亲说你本来在北大读经济。"
苏沫放下笔,目光飘向窗外:"大二那年,我妈生病。胰腺癌,从确诊到走只有三个月。"她声音平静,但指节已经泛白,"我爸全程在开会,连最后一面都错过。那时我就决定,绝不过他那种...表面光鲜的生活。"
陈哲远没有说话。某种共鸣在他胸腔震动——两个被家族期望绑架的灵魂,在咖啡香气中找到片刻喘息。
"你呢?"苏沫反问,"哈佛医学院高材生,为什么屈服于父亲?"
"习惯了吧。"陈哲远转动咖啡杯,"从小被灌输'家族责任',加上我那所谓的'天赋'..."他苦笑一下,"现在天赋没了,责任却还在。"
咖啡馆的门铃又响了,一群大学生说笑着涌入。苏沫不得不去招呼,临走前她丢下一句:"你的医学知识还在,比大多数人都强。"
陈哲远独自坐了一会儿,翻看苏沫留在桌上的账本。数字杂乱无章,但能看出咖啡馆确实在亏损边缘。他注意到几笔异常支出——大额采购却没有对应库存。
"苏沫,"他等她忙完回来时问,"这些咖啡豆采购记录,实际到货量对得上吗?"
苏沫皱眉查看:"奇怪,上个月明明缺货两次,账上却显示充足..."
陈哲远的商业警觉立刻被触发。他快速翻看前几个月的记录,发现类似的差异规律性出现。
"有人在做手脚。"他低声说,"每月大概截留15%-20%的货款。"
苏沫脸色变了:"你确定?"
"交叉比对一下就知道了。"陈哲远拿出手机,"给我供货商的联系方式。"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屏幕上显示"父亲"二字。
"我必须走了。"陈哲远站起身,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们有监控吗?"
"只有前台和门口。"苏沫送他到门口,"你真的认为有人...?"
"先别打草惊蛇。"陈哲远压低声音,"我回头帮你分析。明天同一时间?"
苏沫点点头,阳光下她的眼瞳呈现出清澈的琥珀色。陈哲远突然意识到,这是他们第一次没有剑拔弩张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