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笑了,眼睛弯成月牙。她最近常常这样笑,尤其是当他们有突破性想法的时候。宋亚轩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看到这个笑容。
过去三周,他们几乎每天都在一起工作。上午,宋亚轩教林小满钢琴基础理论和传统记谱法;下午,林小满则教他手语和触觉音乐感受的各种技巧。傍晚,他们一起完善那个震动乐谱系统,常常工作到深夜。
"我有个想法。"林小满突然写道,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一卷厚纸,铺在桌上。那是一张巨大的设计图,上面画着一个类似钢琴键盘的装置,但每个"键"连接的不是琴弦,而是不同类型的震动发生器。
"触觉钢琴?"宋亚轩仔细研究着图纸,"这太复杂了,我们自己做不出来。"
林小满摇摇头,指向图纸角落的一个简化版本:"先做小型的,八度音阶。用不同材质代表音高——金属片、橡胶、木头等。"
宋亚轩的眼前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品的样子。他迅速在纸上列出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弹簧、压电陶瓷片、 Arduino控制器……这些你能弄到吗?"
林小满得意地点点头,从书柜后面拖出一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各种电子元件和工具。她写道:"我爸爸是物理老师,妈妈教音乐。我从小就喜欢拆东西做实验。"
两人立刻投入工作。宋亚轩负责设计音高和震动频率的对应关系,林小满则组装硬件部分。她的手指灵活地在各种细小零件间穿梭,焊接电路的动作精准得像在做微雕艺术。
雨声渐大,但工作室里只有工具轻微的碰撞声和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偶尔,他们会停下来,用手语或纸笔讨论某个细节。宋亚轩发现自己的手语进步神速,已经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你学得很快。"林小满用手语比划,然后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做出一个问询的手势。
宋亚轩明白她在问他的听力情况。自从那天在特殊学校体验后,他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其他感官,不再整天沉浸在失去听力的悲伤中。
"还是听不见。"他用手语回答,然后指了指自己的手指和胸口,"但这里和这里,能感受到更多了。"
林小满似乎对这个回答很满意。她突然站起身,示意宋亚轩跟她到窗边。雨已经小了,屋檐滴落的水珠在有节奏地敲击着窗台下的金属排水槽。
林小满拉起宋亚轩的手,轻轻放在窗框上。通过木料的传导,他能感受到每一滴水珠撞击金属时的细微震动——滴答、滴答、滴答答,形成一种天然的节奏。
"音乐。"林小满用手语比划,然后指了指耳朵,摇摇头,再指了指心脏,"不在耳朵,在这里。"
宋亚轩感到胸口一阵温热。在这个潮湿的午后,在这个堆满古怪装置的小工作室里,他第一次真正理解了音乐的本质。
两周后,他们的"触觉钢琴"原型机完成了。虽然只有八个键,但每个键都能产生独特的震动频率和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