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影子。宋亚轩坐在表姐家的钢琴前,右耳戴着一个最新配置的助听器,左手轻轻按在琴键上。他的食指按下中央C,一个清晰——虽然还有些微弱——的音符传入耳中。
三周了。自从那次音乐会后,他的右耳听力每天都在缓慢但稳定地恢复。医生说这是罕见的自愈案例,建议他逐步开始听觉康复训练。
琴键冰凉光滑的触感如此熟悉,却又有些陌生。宋亚轩试着弹了一段音阶,助听器将声音直接传入耳道,虽然音质有些电子化,但足以让他分辨出每个音符的准确度。他的手指记得每一个位置,每一个力度,就像记得自己的心跳一样自然。
"弹首完整的?"许婷靠在门框上,手里端着冒着热气的咖啡。
宋亚轩摇摇头:"还不行。"他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空气中刚刚重建的音乐精灵。
"你以前可是过耳不忘,听一遍曲子就能弹出来。"许婷啜了一口咖啡,"现在能听见了,反而不敢弹了?"
宋亚轩的手指悬在琴键上方:"那不一样。以前是用耳朵引导手指,现在..."他停顿了一下,"现在是用手指寻找耳朵。"
许婷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总之,医生怎么说?会完全恢复吗?"
"右耳有望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左耳还是没反应。"宋亚轩下意识地摸了摸左耳,"大脑需要时间重新学习如何处理声音信息。"
"那林小满的震动音乐项目呢?你还会继续吗?"
宋亚轩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击着,那是他和林小满一起设计的一种触觉节奏模式。"当然,"他回答得很快,"那不只是为了听不见的时候。"
许婷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房间。
宋亚轩重新面向钢琴。阳光现在照到了琴键上,黑白分明的琴键像是一条无限延伸的路。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弹奏肖邦的《雨滴前奏曲》——那首他失聪前最后未能完成的曲子。
助听器传来的音色扁平而缺乏层次,但旋律线清晰可辨。他的手指记得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踏板的变化。当曲子进行到中段那连绵不断的降A音时,宋亚轩突然停了下来。
有什么不对劲。这首曲子曾经让他感到忧郁而美丽,现在却显得...单薄。就像一幅褪了色的水彩画,只剩下轮廓,失去了灵魂。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的海面上,晨光粼粼。宋亚轩闭上眼睛,试着回忆林小满教他的方法——不用耳朵,而是用全身去感受音乐。脚下的木地板传来远处街道的微弱震动,窗玻璃随着某个隐蔽的声源轻轻颤动,腕表表带在脉搏处制造着细微的触觉节奏...
这个世界远比耳朵能捕捉到的丰富得多。
手机震动打断了他的冥想。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宋先生您好,我是陈墨,星海音乐制作总监。看了您在滨海特教的演出视频,对您的创新理念非常感兴趣。方便今天下午三点在静默咖啡厅见面详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