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陈墨站起身,放下一张名片,"不过请尽快决定,创作营下周一就开始了。顺便,"他补充道,"所有参与者的酬劳都很丰厚,对你们的小机构应该不无裨益。"
宋亚轩目送陈墨离开,咖啡已经凉了。他掏出手机,犹豫了一下,还是拨通了林小满的电话——他现在能打电话了,虽然主要靠右耳听。
"喂?"电话那头传来林小满特有的、略微含糊的语音。她很少用电话,更习惯短信或视频通话。
"是我。刚才见了星海音乐的陈墨,他邀请我参加一个融合音乐项目。"宋亚轩尽量简洁地解释,"在北京,六周。"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林小满吃力的声音:"太...好了!机会...难得。"
"但项目下周就开始,我们的震动乐谱系统还没完成,而且——"
"去。"林小满打断他,这个单字发音异常清晰,"我...没事。"
宋亚轩握紧手机:"至少见面谈吧?我现在去机构找你。"
"不...在聋校。晚上...工作室见。"
挂断电话,宋亚轩在咖啡厅又坐了很久,看着窗外的行人来来往往。三个月前,他的世界因为失去声音而崩塌;现在,声音回来了,却带来了新的困惑。
傍晚,宋亚轩来到林小满的工作室。门没锁,他轻轻推开,看到林小满正伏在桌前,专注地焊接一个小型电路板。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眼睛在台灯下闪闪发亮。
"新设计?"宋亚轩指着那堆电子元件。
林小满点点头,递给他一张纸:"可穿戴震动反馈系统,给你去北京用。基于我们之前的想法,但更轻便。"
宋亚轩读着设计图,胸口一阵发紧。她已经为他做好了决定,甚至准备了相应的设备。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放下图纸,"六周,可能更长。而且如果项目成功,可能会有巡演、采访...我会回到那个世界。"
林小满的表情没有变化,她快速写道:"那正是你需要的。你的听力在恢复,不能永远困在这里。"
"我不是'困'在这里,"宋亚轩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我选择了这里。选择了这种音乐形式,选择了——"
他戛然而止,不确定自己想说什么。选择了你?这太冒失了,他们之间从来没有越过那条线。
林小满静静地看着他,然后写道:"音乐没有界限。你去北京不是放弃我们的项目,而是扩展它。想想能接触到的新技术、新资源。"
宋亚轩在工作室里来回踱步,新配置的助听器让他能听到自己脚步声的细微差别。"我怕失去现在的视角,"他最终说道,"当我完全恢复听力后,可能再也无法像听障人士那样感受音乐了。"
林小满突然站起身,走到他面前。她拉起他的双手,贴在自己的喉咙上,然后开始"唱"——没有声音,只有声带的震动通过指尖传来。这是他们之间的特殊交流方式,比任何语言都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