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耀文想了想:"很...充实。看着他们执行我的战术取得胜利,那种感觉..."他寻找着合适的词语,"就像我的意志通过他们的手实现了。"
"这就是教练的魅力所在。"苏雅点点头,"你找到了新的方式延续你的热爱。"
他们并肩走在夜色中,刘耀文突然意识到,这半年来,自己的生活已经悄然改变。从绝望的深渊到如今重拾目标,从孤独挣扎到有人分享喜悦...而这一切转变的中心,都是身边这个安静聆听的心理医生。
"苏雅。"他停下脚步,"我想我可能不需要定期咨询了。"
苏雅微微一怔,随即恢复专业表情:"你认为自己已经调整好了?"
"嗯。"刘耀文直视她的眼睛,"但我希望...我们还能保持联系,以朋友的身份。"
路灯下,苏雅的眼睛亮如星辰。她轻轻点头:"好啊,朋友。"
那一刻,刘耀文感到右手腕的护腕格外温暖。也许伤痛永远无法完全痊愈,但生活已经为他打开了新的大门。而门后,不只有他热爱的电竞事业,还有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
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刘耀文眯着眼看了看时间——凌晨2:17。微信通知显示苏雅十分钟前发来消息:"睡不着,在看你的比赛录像。2019年全球总决赛那场,你的伊芙琳简直神出鬼没。"
刘耀文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自从两周前那场比赛后,他和苏雅的联系变得越来越频繁。最初只是简单的赛后感想交流,后来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的分享。这种轻松自然的交流方式对他而言很新鲜——作为职业选手时,他几乎没有时间发展赛场外的社交关系。
手指在屏幕上轻点,他回复道:"那时候手速还能到550APM,现在估计一半都不到。"
消息刚发出,对话框上方就显示"对方正在输入"。苏雅的回复很快弹出:"APM是什么?"
刘耀文轻笑出声,想象着苏雅对着电竞术语一脸茫然的模样。"每分钟操作次数,衡量手速的指标。"
"哦~那现在呢?"苏雅紧接着发来一个好奇的表情。
刘耀文看着自己的右手,慢慢握紧又松开。疤痕在指节处依然清晰可见。"没测过,不想知道。"
对话框沉寂了片刻,随后弹出苏雅的长回复:"你知道吗?我查过你的资料。18岁成为职业选手,19岁带队夺冠,20岁被评为年度最佳选手。然后车祸,退役,转教练...一般人经历这些可能需要十年,你压缩到了三年。"
刘耀文盯着屏幕,胸口泛起一阵钝痛。这些他刻意回避的过往,被苏雅如此直白地摊开在眼前。
"所以?"他生硬地回复。
"所以你应该给自己更多时间适应。"苏雅的消息紧接着传来,"从选手到教练,不仅是职业转变,更是身份重构。就像...移民到新国家,需要学习新语言、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