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仰熙在别院养伤的这些日子,崔景宁每日都会来探望。她总是带着新摘的花枝,或是新抄的诗词,与杜仰熙品茶论道。
这日,崔景宁抱着一卷书册走进房间,见杜仰熙正在窗前临帖。他的伤势已经好了大半,青衫整洁,墨发轻束,执笔的手修长白皙,在宣纸上落下一个个清隽的字迹。
"杜公子今日气色好多了。"崔景宁将书册放在案几上。
杜仰熙闻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崔姑娘来了。"他放下笔,目光落在书册上,"这是......"
"这是我抄录的一些诗词,想着公子养伤无聊,可以解解闷。"崔景宁说着,翻开书册。她的字迹娟秀工整,墨香犹存。
杜仰熙细细品读,忽然眼前一亮:"这首《临江仙》写得极好,'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字字珠玑,意境深远。"
崔景宁抿唇一笑:"公子谬赞了。不过是随手抄录,算不得什么。"
"姑娘谦虚了。"杜仰熙认真道,"这字里行间,可见姑娘胸中丘壑。不知姑娘可愿与在下对诗一首?"
崔景宁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那公子先请。"
杜仰熙略一沉吟,提笔写下:"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崔景宁接过笔,续道:"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找到了知音。窗外春光明媚,桃李芬芳,屋内墨香袅袅,琴瑟和鸣。
然而好景不长。这日崔景宁刚踏进别院,就见小翠慌慌张张地跑来:"小姐,不好了!老爷派人来查别院了!"
崔景宁心头一跳:"怎么回事?"
"说是最近城里不太平,老爷担心小姐的安危,要查查别院可有闲杂人等......"
崔景宁看了眼杜仰熙的房间,咬了咬唇:"快,带杜公子从后门离开。"
"可是小姐......"
"快去!"崔景宁催促道,"若是让父亲知道我在别院私藏男子......"
话音未落,院外已经传来嘈杂的脚步声。崔景宁顾不得许多,快步走进杜仰熙的房间。
"杜公子,快跟我走。"
杜仰熙正在看书,闻言一愣:"发生什么事了?"
"来不及解释了。"崔景宁拉起他的手,"从后门走。"
两人刚跑到后院,前院已经传来管家的声音:"小姐可在?老爷让老奴来查查别院......"
崔景宁将杜仰熙推到后门:"公子快走,沿着小巷一直往东,就能出城。"
"可是......"
"别可是了。"崔景宁从袖中取出一袋银子塞给他,"这些银两公子拿着,路上小心。"
杜仰熙握着钱袋,眼中满是困惑和不舍:"崔姑娘,我......"
"快走!"崔景宁推了他一把,"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杜仰熙深深看了她一眼,转身消失在巷子深处。崔景宁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心中忽然涌起一阵酸楚。
"小姐!"小翠跑过来,"老爷的人已经到前院了。"
崔景宁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裙:"走吧,去前院。"
管家见到崔景宁,连忙行礼:"小姐,老爷让老奴来查查别院,最近城里不太平......"
"我知道了。"崔景宁淡淡道,"你们查吧,我去前厅等着。"
她坐在前厅,听着院子里翻箱倒柜的声音,心中五味杂陈。杜仰熙现在应该已经出城了吧?他会不会遇到危险?他知不知道......其实那日救他的人是她?
崔景宁握紧了手中的帕子,上面还残留着杜仰熙身上的药香。她忽然想起那日他临帖时的侧脸,想起他们一起对诗时的笑容,想起他叫她"崔姑娘"时温柔的语气......
"小姐,查完了。"管家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别院一切正常。"
崔景宁点点头:"辛苦了。"
待管家带人离开,崔景宁立刻回到后院。杜仰熙的房间已经空无一人,案几上还摊着他未写完的字帖。崔景宁走过去,发现字帖旁边放着一枚玉佩。
是杜仰熙的玉佩。
崔景宁拿起玉佩,发现下面压着一张字条:"崔姑娘,救命之恩,没齿难忘。他日若有缘,定当相报。杜仰熙敬上。"
崔景宁握着玉佩,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下。她知道,这一别,或许就是永远。她是河东崔氏的大小姐,而他只是一个落魄书生,他们之间,隔着千山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