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江山如墨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庆余年 

琅琊烟雨

江山如墨

琅琊山的晨雾沾着松针香,我在断龙石前驻足。青苔覆盖的残碑上,"梧桐深院锁清秋"七个字被露水浸得发亮,字痕深处隐约可见暗红血渍。这是二十年前悬空寺方丈了尘大师咬破指尖所书,传闻大师圆寂前曾预言:"螭纹现,山河变。"

指腹触到"秋"字末笔时,石缝间突然渗出冰泉。水流蜿蜒成卦象,竟是《周易》中的"地火明夷"。我以剑鞘拨开浮萍,水下显出半阙刻诗:「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这分明是范闲弱冠那年题在澹州老宅的旧句!

"李侍卫竟识得此诗?"青衫文士从雾中踱出,折扇上绘着北疆雪狼图,"可知范公子当年在此与了尘大师对弈三日,赌的便是这琅琊山七十二峰的气运?"他扇骨轻敲碑上"清"字,石皮簌簌而落,露出里面暗藏的青铜八卦盘。

琅琊阁的朱漆门重逾千斤,门环却是两枚温润玉珏。当我们将虎符嵌入凹槽时,门内传来机括咬合的轰鸣。七十二盏琉璃宫灯逐次亮起,映得青玉棋盘上的残局宛如星河。

白发老妪的鸠杖点在"车三进四"位,整座大殿的地砖突然如活物般游走。我踏着震位青砖跃起,瞥见西壁《八十七神仙卷》中,吕洞宾的剑尖正指向坎水位。老妪忽然将黑玉卒子沉入楚河,河水竟真从地缝涌出,裹着刺骨寒气。

"此局名唤'长平劫',"她枯指捏碎红玉帅,"四十年前范建在此输掉半条命,才换得庆帝登基。"水雾中浮现血色棋谱,最后一子落定时,东壁暗门轰然开启,腥风里混着铁锈与檀香。

剑冢的石壁上,三百六十五柄断剑组成北斗阵图。范闲的佩剑突然脱鞘飞向阵眼,剑穗明珠映出壁上小篆——竟是镇远大将军亲笔所书的《破军心法》!"原来如此..."老妪鸠杖轻点"贪狼"位,剑阵突然旋转,断剑残影在壁上投射出边疆血战的画面。

供桌下的暗格里,染血的《三十六计》残卷裹着半枚青铜兵符。当我翻开"苦肉计"篇时,夹页间飘落张人皮面具,眉眼竟与李承平别无二致!"当年大将军为保皇室血脉,"老妪抚摸着玄铁重剑,"将幼子托付悬空寺,自己带着假世子赴死..."

山门外忽然响起九声丧钟,我们冲出剑冢时,九龙辇已碾碎琅琊阁的百年石阶。庆帝手中把玩的玉珏突然裂开,露出里面蜷缩的金蚕蛊:"平儿可知,这'同心蛊'原是一对?"李承平腕间青筋暴起,皮下凸起虫形游走。

我怀中虎符突然发烫,北疆军旗的残片从袖中飘出,竟与李承平撕裂的衣襟残布完美契合!"原来你才是..."范闲的软剑突然转向,剑风扫落庆帝的冕旒,"当年北疆送来的根本不是质子,而是镇远军的遗孤!"

山巅云海翻涌,庆帝的龙袍在狂风中猎猎作响。他抬手间,九龙壁轰然崩塌,露出里面森森铁甲——竟是当年镇远军的骸骨浇筑成墙!"三十万忠魂在此,"他指尖划过骸骨间的蛛网,"朕用他们的怨气养出了这天下最利的剑。"

范闲的白衣掠过骸骨墙,剑尖挑起一盏长明灯:"陛下可听过'魂灯引路'?"灯油泼洒处,磷火骤燃,骸骨墙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血字——皆是阵亡将士的家书!

突然,山道传来马蹄惊雷。我们回首望去,残破的"镇远"军旗刺破晨雾,旗下老将须发皆白,手中陌刀正是剑冢失踪的玄铁重剑:"北疆儿郎!今日为三十万冤魂讨个公道!"

琅琊钟自鸣九响,惊起满山鹤唳。在纷纷扬扬的鹤羽中,我看见李承平割破掌心,将血抹在虎符之上。北疆军阵中突然竖起九百面招魂幡,幡上朱砂写着同一个名字——李云峥,那是镇远大将军的本名。

上一章 螭纹劫 江山如墨最新章节 下一章 长夜鸾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