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厅内只剩下推理团六人。
戚薇率先开口,一脸不解:“不是,他主要为什么要让这个画在大众面前碎掉,就公之于众它是假的呢?”
张雨绮接过话头:“而且当有人拍到它的时候,且那个人拍到它的时候,就把它碎掉了。”
大家开始怀疑,碎画和拍画者有关。
“它这是谁拍的,2000万,谁拍的?”戚薇追问道。
李一桐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位置说:“戴眼镜那个。”
戚薇继续分享她知道的信息:“反正我这里有一个大家没有的信息。就是我跟宫总在聊,因为我一直在怀疑跟他是不是有关系,我就一直在跟他沟通这幅画。我说你对这个感兴趣吗?他说我不喜欢暖色调,我喜欢冷色调。”
“他就不想要那幅。”
“刘总是非常想要的,刘总是奔着这个来的,但是他一听2000万,就没有要了。”李一桐补充着自己知道的信息。
这时,张艺凡翻着翻着拍卖手册 ,突然发现了一个细节:“但是我不知道这个有没有用,因为只有两幅画上面写了‘仅慧画之友可拍’。”这是一个新的发现。
戚薇又想起来之前的事,问道:“你们前面在那边酒水的时候发生啥事了?”
“就特别乱,红酒洒了。”张艺凡回忆道。
“撒到刘总身上了。”李一桐补充。
“是谁泼的他?是无意的吗?”戚薇追问。
“是一个穿白衣服的女孩。”田曦薇和张艺凡一前一后说道。
就在大家还一筹莫展的时候,手机提示音响起,原来是吴宇在群里发了警报测试时的视频。
大家点开视频,内容如下:“好,董老师,咱们现在开始警报测试。”吴宇用遥控打开了警报测试装置。董欣赏先看了看画,确认道:“没问题,是真迹。”然后用印章在画框背后盖了个章。
看到一半,推理团注意到鉴定为真的画框背后盖了一个章,便赶紧去翻台上那幅假画的背后,发现它是空的。再看现场其他三幅画,背后均有与视频中一样的章。所以推理团由此锁定《回家的路》是被人调包了。
继续观看视频,发现每幅画在放置到展台上后都会响起警报声,持续三十秒。
李雪琴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啊,就是别的画的警报声都是三十秒,但最后一幅要长一些。”大家仔细一听,果真不一样,前三幅警报响起的时常都是三十秒,只有最后一幅响了至少三十五、六秒。
田曦薇立刻提出猜测:“那就会不会是,他们在检测,另一幅画在响的时候,有人就把这幅画调走了。”
李雪琴赞同道:“就是说,那个人首先得等第四幅画响了之后,他才能动。那也就是说第四幅响了之后,比如说第五秒吧,就拿下第三幅,这么叠加,就应该在三十五秒三十六秒左右。”
大家立刻起身,开始模拟这一可能性。
经过实验,发现确实可行。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么大一幅画,换画的人怎么可能大摇大摆地走出去?又为什么要当众销毁假画?
李一桐提出,销毁假画的时间点刚刚好,是不是因为现场有机关?拍卖槌敲下时,画就碎了。张雨绮由此怀疑拍卖师陈娇与此次事件有关。
就在这时,李雪琴上台拿起了拍卖槌敲了敲,敲完顺手拿起底座,发现下面贴着一个感应片。
大家还原现场,田曦薇用拍卖槌敲了三下底座。在敲到第三下的时候,李一桐发现画框内亮起了绿光,随后熄灭。再敲三下,绿光再次亮起。由此,大家发现拍卖槌敲三下就会启动装置,证明那个人就是要毁掉第三幅画,与谁拍到或价格无关。
戚薇猜测,作案者可能是想通过毁掉假画,引导大家找到某种真相。
由于拍卖槌和陈娇有关,所以大家决定去找她了解情况。
一进大堂,就看到董礼怡正带着那位说自己有邀请函但找不着的贵宾往大堂吧走去。
她语气中带着歉意,说道:“屈先生,不好意思,实在不好意思!”
那位贵宾语气不满地说:“我已经在这待了一天了,你们不能这么消耗我的耐心好吗!”
董礼怡依旧温和地回应:“实在不好意思,您稍作休息一下,我们酒店确实上上下下都找过了,没有您的邀请函。”
“还没有!”贵宾的声音提高了不少,显然极不满意这个回答。
董礼怡只能抱歉地说道:“确实是没有,您这样,我请您喝杯咖啡,稍事休息一下。”她转头对站在一旁的魏世纪说道:“给他来一杯最拿手的咖啡。”
魏世纪随即应下,然后问道:“董姐,你需不需要也来一杯?”董礼怡摆摆手拒绝了。
这时,李一桐路过,好奇地停下了脚步,对那位贵宾问道:“您邀请函刚刚是丢了吗?”
董礼怡代为回道:“对,他邀请函丢了,现在在找。”她转头又对那位贵宾说道:“不好意思,您这样,我再问问我们部门其他同事。”说完,她转身匆匆离去。
推理团默默记下了这一信息,然后继续她们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