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二十一年霜降·晴
晨起展卷,翻至《子虚赋》中“色授魂与”一句时,恍惚间只见砚池中积墨浓郁得宛如燕支初染。正诧异间,才发觉是檐角那株垂丝海棠悄然斜入窗内,花瓣映照下,满室仿若霞光轻笼。暗笑自己眼拙,思绪未定,却闻廊下小厮低语:“窦家四姑娘今晨来过,特为送还老爷前日借阅的《金石录》。”
手中湖笔一颤,墨点洇透薛涛笺。
建武二十一年小雪·阴
今日前往积香寺送经卷,恰好遇上她与姊妹们踏雪寻梅。只见茜色斗篷轻扫过石阶上的残雪,鬓边累丝金凤口中衔着一颗东珠,随着她的轻笑微微颤动。周围之人皆赞红梅傲雪凌霜,而她却独独折下一枝绿萼梅,轻声道:“这般冷香才配得上佛门清净之地。”那举止言谈间,仿若自带一股清幽之气,在这白雪皑皑之中更显超凡脱俗。
归家见案头插瓶白梅,竟觉艳俗。
建武二十二年惊蛰·雨
在庄严肃穆的祠堂祭祖仪式上,她偶然间拾得一方素色绢帕,那精致的角落绣着篆体“昭”字,宛如一抹神秘的印记。原本打算托付给表兄归还失主,可这帕子一入袖中,竟被她揣了三日之久,难以释怀。帕上的苏合香气息,随着时日渐淡,仿佛也在诉说着什么。今晨,她不忍见这方帕子沾染尘埃,便轻轻将其浸入雨檐下的积水中,细细浣洗至净白如初。晾晒之时,恰巧被母亲撞见,一时心慌,只好谎称这只是擦拭祭器后留下的旧布。
雨打竹帘声急,如我擂鼓心音。
建武二十二年夏至·闷热
窦府诗会那日,她身着月白纱衫端坐于水榭之中。当其执笔书写之时,腕间的翡翠镯与青玉镇纸轻轻相击,发出清越之声,仿若玉磬奏响,令人心神一振。周围众人皆是争先恐后地献上自己的诗作,以求得一展才华的机会或是博得佳人青睐。而我却独自立在回廊之处,静静摹画着她的侧影,沉浸于这一抹淡雅的美之中。不料墨迹尚未干透,一只飞来的黄雀便落于纸上,虽污了画卷,却又平添了几分灵动与趣味。
归途见卖冰盏小贩,忽记她曾言不喜寒凉物。
建武二十二年白露·凉
母亲提及婚事,以“窦氏女过于刚强”为由婉拒。夜半难眠,披衣而起,只见中庭白露悄然而凝,恰落于她所赠的兰草之上,那点点晶莹仿若她的眼眸,清澈又带着几分倔强。犹记去岁端阳龙舟赛时,我一时不慎失足落水,冰冷刺骨之感瞬间将我包围。正当慌乱之际,一束艾草破空而来,带着丝丝暖意驱散寒意。抬眼望去,岸边她的笑容明媚如阳光穿透云层,“邬家哥哥莫要做屈子”的话语犹在耳边回荡,那般俏皮的模样仿佛就在眼前,此刻却只能对着这兰草与白露发呆。
蟋蟀声碎,竟似那年鼓棹之音。
建武二十三年立春·大风
闻圣旨降于窦府,阖家需迁往滇南。我奔至渡口时,只见官船帆影渐远,不见亲人身影。据货郎言,四姑娘于晨间在此将钗环尽散与乞儿。风忽起,一张诗笺扑面而来,正是去年我在禅房所题之"本来无一物"。
江涛拍岸,忽悟禅机原在红尘里。
(残页)
建武二十五年谷雨·微雨
滇南一纸书信翩然而至,告知她已成婚的消息,随信还附赠了一对缠臂金。那金镯内侧錾刻着极小的“善”字,这字体与样式,赫然与当年诗会上我遗失的私印所钤出的一模一样,往昔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
窗台新植的素心兰开了,幽香竟似去岁手帕余韵。